儳怎么讀 儳的意思
“儳”字共有2個讀音:
[chán]
[chàn]

漢字 | 儳 |
---|---|
讀音 |
|
注音 | ㄔㄢˊ|ㄔㄢˋ |
部首 | [亻] 單人旁 |
筆畫 | 總筆畫:19 部外:17 |
異體字 | ??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133 |
其它編碼 | 五筆:wqky 倉頡:onri 鄭碼:nrrs 四角:27213 |
筆順編碼 | 3235251153535251354 |
筆順筆畫 | ノ丨ノフ丨フ一一フノフノフ丨フ一ノフ丶 |
筆順名稱 | 撇 豎 撇 橫撇/橫鉤 豎 橫折 橫 橫 豎提 撇 豎彎鉤 撇 橫撇/橫鉤 豎 橫折 橫 撇 豎彎鉤 點 |
儳字的意思
[chán]
不整齊。
[chàn]1.隨便插嘴。
2.不莊重。
儳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儳
chán ㄔㄢˊ
◎ 不整齊。
其它字義
● 儳
chàn ㄔㄢˋ
◎ 茍且,不嚴肅。
英語 obstinate; stupid; uneven; mix
法語 inégal,irrégulier
儳字的詳細解釋
儳字的辭典解釋
儳ㄔㄢˋchàn形
雜亂不整齊。《玉篇·人部》:「儳,不齊。」《左傳·僖公二十二年》:「聲盛致志,鼓儳可也。」
便捷的。《后漢書·卷六九·何進傳》:「進驚,馳從儳道歸營。」
輕浮不莊重。《禮記·表記》:「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終日。」漢·鄭玄·注:「儳焉,可輕賤之貌也。」
康熙字典解釋
儳【子集中】【人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7畫
《廣韻》士咸切《集韻》《韻會》鋤咸切,??音讒。《說文》儳,互不齊也。
又師次不整。《左傳·僖二十二年》宋公及楚人戰于泓。司馬子魚曰:聲盛致志,鼓儳可也。《註》乗其陣未成列,急攻之也。
又疾也。《後漢·何進傳》進驚馳,從儳道歸營。
又《廣韻》儖儳,惡貌。
又《集韻》仕懺切《韻會》仕陷切,??音?。輕言也。
又《禮·表記》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終日。《註》謂茍且不整肅也。鄭氏曰:可輕賤之貌。
又《集韻》初鑒切,音懺。亦不齊也。
又雜言也。《禮·曲禮》毋儳言。
又蒼鑒切。蹔也。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儳【卷八】【人部】
儳互,不齊也。從人毚聲。士咸切
說文解字注
(儳)儳互、逗。不齊也。今人作攙和字當用此。周語。戎翟???輕儳。注云。儳、進退上下無列也。曲禮曰。長者不及。毋儳言。注云。儳猶暫也。左傳。聲盛致志。??儳可也。注云。儳巖未整陳。皆不齊之意。表記。儳焉如不終日。亦同。從人。毚聲。士咸切。八部。廣韻入去聲。
儳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儳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