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等教育的讀音 初等教育的意思
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primary education)是指教育系統中最基礎的部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它為第一級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最初始的階段。具有最大的普及性、廣泛性,一般都屬義務教育階段。初等教育是近幾百年來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結果,其源頭是在 15 世紀的歐洲。而初等教育制度的實施得以建立在法律的基礎上,并以全民為對象,則到 19 世紀后期才逐漸實現。在 20 世紀,隨著時代的前進,初等教育在制度、結構、課程和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但各國實施初等教育的狀況各不相同。
- 初
- 等
- 教
- 育
“初等教育”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ū děng jiào yù]
- 漢字注音:
- ㄔㄨ ㄉㄥˇ ㄐㄧㄠˋ ㄩ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初等教育”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最初階段的教育。自西周起,各代官學、私學所設的小學、書館、蒙館,都是兒童受初等教育的學校。我國近代初等教育的體制,確立于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其后學制迭有變更,以四二制(初級小學四年、高級小學二年)實施最久。辭典解釋
初等教育 chū děng jiào yù ㄔㄨ ㄉㄥˇ ㄐㄧㄠˋ ㄩˋ 通常指學校制度中較初級的教育階段。相對于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而言。如小學教育即屬于初等教育。
英語 primary education, junior school education
法語 enseignement primaire
網絡解釋
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primary education)是指教育系統中最基礎的部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它為第一級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最初始的階段。具有最大的普及性、廣泛性,一般都屬義務教育階段。初等教育是近幾百年來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結果,其源頭是在 15 世紀的歐洲。而初等教育制度的實施得以建立在法律的基礎上,并以全民為對象,則到 19 世紀后期才逐漸實現。在 20 世紀,隨著時代的前進,初等教育在制度、結構、課程和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但各國實施初等教育的狀況各不相同。
“初等教育”的單字解釋
【初】:1.開始的:初夏。初冬。2.開始的一段時間:年初。月初。本學期初。3.第一個:初伏。初旬。初一(農歷每月的第一天,等于“第一個一”,區別于“十一、二十一”)。初十(農歷每月的第十天,等于“第一個十”,區別于“二十、三十”)。4.第一次;剛開始:初試。初出茅廬。初學乍練。5.最低的(等級):初級。初等。6.原來的:初心。初志。初愿。7.原來的情況:和好如初。8.姓。
【等】:1.等級:同等。優等。2.種;類:這等事。此等人。3.用于等級:二等艙。共分三等。4.程度或數量上相同:相等。等于。大小不等。5.同“戥”(děng)。6.姓。7.等候;等待:等車。請稍等一會兒。8.等到:等我寫完這封信你再走。9.表示列舉未盡(可以疊用):北京、天津等地。紙張文具等等。10.列舉后煞尾: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教】:[jiào]1.教導;教育:管教。請教。受教。因材施教。2.宗教:佛教。伊斯蘭教。信教。在教。3.姓。4.使;令;讓:教他無計可施。教我十分為難。[jiāo]把知識或技能傳給人:教唱歌。教小孩兒識字。師傅把技術教給徒弟。
【育】:[yù]1.生育:節育。2.養活:育嬰。育苗。封山育林。3.教育:德育。智育。體育。4.姓。[yō]見〖杭育〗。
“初等教育”的相關詞語
“初等教育”造句
重視初等教育,掃除愚昧無知重視文盲,讓所有兒童都受到教育。相互交流增進人際關系,做新時代的接班人。國際掃盲日,愿你有知識有文化有智慧有才干。
聾啞生班學制8年,達到普通初等教育水平.
本人我叫XXX,卒業于江門職業手藝學院,專業是初等教育中小學數學教育。
初等教育是六年制的。
非學歷中等、初等教育英語培訓.
他小時候只斷斷續續地接受過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是從一年級到六年級;七年級、八年級和九年級由中等學校或初級高等學校所管理。
導生制和見習生制改革打破了英國國教會壟斷初等教育的局面。
初等教育占據了第三世界教育費用的最大部分.
初等教育是打基礎的階段,我們一定要重視起來.
* 初等教育的讀音是:chū děng jiào yù,初等教育的意思: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primary education)是指教育系統中最基礎的部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它為第一級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最初始的階段。具有最大的普及性、廣泛性,一般都屬義務教育階段。初等教育是近幾百年來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結果,其源頭是在 15 世紀的歐洲。而初等教育制度的實施得以建立在法律的基礎上,并以全民為對象,則到 19 世紀后期才逐漸實現。在 20 世紀,隨著時代的前進,初等教育在制度、結構、課程和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但各國實施初等教育的狀況各不相同。
基本解釋
最初階段的教育。自西周起,各代官學、私學所設的小學、書館、蒙館,都是兒童受初等教育的學校。我國近代初等教育的體制,確立于清·光緒二十八年(1902年)。其后學制迭有變更,以四二制(初級小學四年、高級小學二年)實施最久。辭典解釋
初等教育 chū děng jiào yù ㄔㄨ ㄉㄥˇ ㄐㄧㄠˋ ㄩˋ通常指學校制度中較初級的教育階段。相對于中等教育、高等教育而言。如小學教育即屬于初等教育。
英語 primary education, junior school education
法語 enseignement primaire
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primary education)是指教育系統中最基礎的部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稱它為第一級教育。是學校教育的最初始的階段。具有最大的普及性、廣泛性,一般都屬義務教育階段。初等教育是近幾百年來社會經濟、文化發展的結果,其源頭是在 15 世紀的歐洲。而初等教育制度的實施得以建立在法律的基礎上,并以全民為對象,則到 19 世紀后期才逐漸實現。在 20 世紀,隨著時代的前進,初等教育在制度、結構、課程和方法等方面都有很大的發展。但各國實施初等教育的狀況各不相同。【初】:1.開始的:初夏。初冬。2.開始的一段時間:年初。月初。本學期初。3.第一個:初伏。初旬。初一(農歷每月的第一天,等于“第一個一”,區別于“十一、二十一”)。初十(農歷每月的第十天,等于“第一個十”,區別于“二十、三十”)。4.第一次;剛開始:初試。初出茅廬。初學乍練。5.最低的(等級):初級。初等。6.原來的:初心。初志。初愿。7.原來的情況:和好如初。8.姓。
【等】:1.等級:同等。優等。2.種;類:這等事。此等人。3.用于等級:二等艙。共分三等。4.程度或數量上相同:相等。等于。大小不等。5.同“戥”(děng)。6.姓。7.等候;等待:等車。請稍等一會兒。8.等到:等我寫完這封信你再走。9.表示列舉未盡(可以疊用):北京、天津等地。紙張文具等等。10.列舉后煞尾: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教】:[jiào]1.教導;教育:管教。請教。受教。因材施教。2.宗教:佛教。伊斯蘭教。信教。在教。3.姓。4.使;令;讓:教他無計可施。教我十分為難。[jiāo]把知識或技能傳給人:教唱歌。教小孩兒識字。師傅把技術教給徒弟。
【育】:[yù]1.生育:節育。2.養活:育嬰。育苗。封山育林。3.教育:德育。智育。體育。4.姓。[yō]見〖杭育〗。
重視初等教育,掃除愚昧無知重視文盲,讓所有兒童都受到教育。相互交流增進人際關系,做新時代的接班人。國際掃盲日,愿你有知識有文化有智慧有才干。
聾啞生班學制8年,達到普通初等教育水平.
本人我叫XXX,卒業于江門職業手藝學院,專業是初等教育中小學數學教育。
初等教育是六年制的。
非學歷中等、初等教育英語培訓.
他小時候只斷斷續續地接受過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是從一年級到六年級;七年級、八年級和九年級由中等學校或初級高等學校所管理。
導生制和見習生制改革打破了英國國教會壟斷初等教育的局面。
初等教育占據了第三世界教育費用的最大部分.
初等教育是打基礎的階段,我們一定要重視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