剄怎么讀 剄的意思
“剄”字共有1個讀音:
[jǐng]

漢字 | 剄 |
---|---|
讀音 |
|
注音 | ㄐㄧㄥˇ |
部首 | [刂] 立刀旁 |
筆畫 | 總筆畫:7 部外:5 |
異體字 | 剄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繁體字形 | 剄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522D |
其它編碼 | 五筆:cajh 倉頡:nmln 鄭碼:xsbk 四角:12100 |
筆順編碼 | 5412122 |
筆順筆畫 | フ丶一丨一丨丨 |
筆順名稱 | 橫撇/橫鉤 點 橫 豎 提 豎 豎鉤 |
剄字的意思
用刀割脖子:自剄。
剄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剄
(剄)
jǐng ㄐㄧㄥˇ
◎ 用刀割頸:自剄。
英語 cut throat
法語 décapiter
剄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剄
剄 jǐng
〈動〉
(1) (形聲。從刀,巠聲。本義:砍頭;割頸) 同本義 [cut the neck;behead]
剄,刑也。——《說文》。段注:“剄,謂斷頭也。”
剄而獨鹿棄之法。——《荀子·成相》
北鄉自剄。——《史記·魏公子列傳》
果北鄉自剄。
句卑布裳,剄而裹之,藏其身,而以其首免。——《左傳·定公四年》。 杜預注:“ 司馬已死,剄取其首。”
是歲,入有自剄死以其頭獻者。——《韓非子·內儲說上》
(2) 又如:剄拔(剄殺);剄殺(斬殺)
剄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剄【子集下】【刀部】 康熙筆畫:9畫,部外筆畫:7畫
《唐韻》古挺切《集韻》《韻會》古頂切,??音景。《玉篇》以刀割頸也。《史記·淮南王傳》令從者魏敬剄之。《註》剄謂斷其首。
又《集韻》吉定切,景去聲。義同。
又《集韻》囊丁切,定去聲。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剄【卷四】【刀部】
??也。從刀巠聲。古零切
說文解字注
(剄)??也。耳部曰。小罪聅。中罪刖。大罪剄。剄謂??頭也。左傳。越句踐使罪人三行。屬劒於頸而辭曰。臣不敢逃?。敢歸死。遂自剄也。吳師屬之目。剄、經典釋文宋刻作頸。非也。按許意剄謂??頸。?之至重者也。從刀。巠聲。古零切。十一部。廣韻古挺切。
剄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剄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