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畫文字的讀音 圖畫文字的意思
圖畫文字 圖畫文字是文字的雛形,或者稱作原始文字,它與有聲語言有直接聯系,它記錄了語言中詞的聲音和意義。
- 圖
- 畫
- 文
- 字
“圖畫文字”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tú huà wén zì]
- 漢字注音:
- ㄊㄨˊ ㄏㄨㄚˋ ㄨㄣˊ ㄗˋ
- 簡繁字形:
- 圖畫文字
- 是否常用:
- 否
“圖畫文字”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文字的早期形態。漢字的圖畫文字多指圖畫性很強的象形文字和象意文字。 辭典解釋
圖畫文字 tú huà wén zì ㄊㄨˊ ㄏㄨㄚˋ ㄨㄣˊ ㄗˋ 不具美術要求與作用,而只用來傳達意思的簡單圖畫。圖畫文字不代表固定的語詞,也沒有特定的讀法,嚴格來講,稱不上文字,但可視為文字的前身。曾為北美、非洲、西伯利亞和中東原始部落使用。
網絡解釋
圖畫文字
圖畫文字是文字的雛形,或者稱作原始文字,它與有聲語言有直接聯系,它記錄了語言中詞的聲音和意義。
“圖畫文字”的單字解釋
【圖】:1.用繪畫表現出來的形象;圖畫:地圖。藍圖。繪圖。插圖。制圖。看圖識字。2.謀劃;謀求:圖謀。力圖。3.貪圖:唯利是圖。不能只圖省事,不顧質量。4.意圖;計劃:良圖。宏圖。5.繪;畫:繪影圖形。6.姓。
【畫】:1.用筆或類似筆的東西做出圖形:畫山水。畫人像。畫畫兒。2.畫成的藝術品:年畫。壁畫。油畫。風景畫。一幅(張)畫兒。3.用畫兒裝飾的:畫屏。畫堂。畫棟雕梁。4.姓。5.用筆或類似筆的東西做出線或作為標記的文字:畫線。畫押。畫到。畫十字。6.漢字的一筆叫一畫:筆畫。“天”字四畫。7.漢字的一橫叫一畫。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字】:1.文字:漢字。識字。字體。字義。常用字。2.(字兒)字音:咬字兒。字正腔圓。他說話字字清楚。3.字體:篆字。柳字。宋體字。美術字。4.書法作品:字畫。一幅字。5.字眼;詞:他說行,誰還敢說半個“不”字。6.字據:立字。收到款子,寫個字兒給他。7.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叫“字”:岳飛字鵬舉。曾鞏字子固。8.俗指電表、水表等指示的數量:這個月電表走了50個字,水表走了20個字。9.許配:待字。10.姓。
“圖畫文字”的相關詞語
“圖畫文字”造句
圖畫文字表明"你一條腿,我一條腿;你我一起,走南闖北"。
這些圖畫文字經過演變就成了現在的方塊字。
字形分析除對數量極其有限的圖畫文字適用外,對其他字,尤其是形聲字無能為力。
然而,漢字從早期的圖畫文字經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到楷書的長期演變,始終與象形圖畫字保持著天然的聯系,而與拼音文字判若水火。
按照‘文字’的狹義用法來看,圖畫文字這個名稱是不恰當的,文字畫這個名稱則可以采用。
“薩巴文”,與“東巴文”,同為我國迄今發現的僅存的兩種原始圖畫文字。
* 圖畫文字的讀音是:tú huà wén zì,圖畫文字的意思:圖畫文字 圖畫文字是文字的雛形,或者稱作原始文字,它與有聲語言有直接聯系,它記錄了語言中詞的聲音和意義。
基本解釋
文字的早期形態。漢字的圖畫文字多指圖畫性很強的象形文字和象意文字。辭典解釋
圖畫文字 tú huà wén zì ㄊㄨˊ ㄏㄨㄚˋ ㄨㄣˊ ㄗˋ不具美術要求與作用,而只用來傳達意思的簡單圖畫。圖畫文字不代表固定的語詞,也沒有特定的讀法,嚴格來講,稱不上文字,但可視為文字的前身。曾為北美、非洲、西伯利亞和中東原始部落使用。
圖畫文字
圖畫文字是文字的雛形,或者稱作原始文字,它與有聲語言有直接聯系,它記錄了語言中詞的聲音和意義。【圖】:1.用繪畫表現出來的形象;圖畫:地圖。藍圖。繪圖。插圖。制圖。看圖識字。2.謀劃;謀求:圖謀。力圖。3.貪圖:唯利是圖。不能只圖省事,不顧質量。4.意圖;計劃:良圖。宏圖。5.繪;畫:繪影圖形。6.姓。
【畫】:1.用筆或類似筆的東西做出圖形:畫山水。畫人像。畫畫兒。2.畫成的藝術品:年畫。壁畫。油畫。風景畫。一幅(張)畫兒。3.用畫兒裝飾的:畫屏。畫堂。畫棟雕梁。4.姓。5.用筆或類似筆的東西做出線或作為標記的文字:畫線。畫押。畫到。畫十字。6.漢字的一筆叫一畫:筆畫。“天”字四畫。7.漢字的一橫叫一畫。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字】:1.文字:漢字。識字。字體。字義。常用字。2.(字兒)字音:咬字兒。字正腔圓。他說話字字清楚。3.字體:篆字。柳字。宋體字。美術字。4.書法作品:字畫。一幅字。5.字眼;詞:他說行,誰還敢說半個“不”字。6.字據:立字。收到款子,寫個字兒給他。7.根據人名中的字義,另取的別名叫“字”:岳飛字鵬舉。曾鞏字子固。8.俗指電表、水表等指示的數量:這個月電表走了50個字,水表走了20個字。9.許配:待字。10.姓。
圖畫文字表明"你一條腿,我一條腿;你我一起,走南闖北"。
這些圖畫文字經過演變就成了現在的方塊字。
字形分析除對數量極其有限的圖畫文字適用外,對其他字,尤其是形聲字無能為力。
然而,漢字從早期的圖畫文字經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到楷書的長期演變,始終與象形圖畫字保持著天然的聯系,而與拼音文字判若水火。
按照‘文字’的狹義用法來看,圖畫文字這個名稱是不恰當的,文字畫這個名稱則可以采用。
“薩巴文”,與“東巴文”,同為我國迄今發現的僅存的兩種原始圖畫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