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三元的讀音 大三元的意思
大三元 (相機變焦鏡頭)“大三元”鏡頭指的就是恒定F2.8最大光圈的三只變焦鏡頭的總稱。這三只鏡頭一只是負責超廣角、一只負責標準變焦,一只負責長焦,三者加起來可以覆蓋從超廣角到長焦的最常用焦段(佳能和索尼是16-200mm,尼康是14-200mm,賓得是15-200mm),因此,就被稱為“大三元”。同時,只有最高檔次的恒定光圈鏡頭,才能被冠以“大三元”之名。 大三元 (科舉制度名詞)同省鄉試解元、全國會試會元、殿試狀元合稱大三元,為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下的讀書人最高成就。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科舉歷史中,大三元及第的文臣僅有14人。
- 大
- 三
- 元
“大三元”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à sān yuán]
- 漢字注音:
- ㄉㄚˋ ㄙㄢ ㄩㄢ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大三元”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大三元 dà sān yuán ㄉㄚˋ ㄙㄢ ㄩㄢˊ 古時解元、會元和狀元的合稱。
《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大秋元、大經元、大三元,士人之譽多殊。」
打麻將時,胡牌的牌色中,含有白板、紅中、青發三組牌者,稱為「大三元」。
網絡解釋
大三元 (相機變焦鏡頭)
“大三元”鏡頭指的就是恒定F2.8最大光圈的三只變焦鏡頭的總稱。這三只鏡頭一只是負責超廣角、一只負責標準變焦,一只負責長焦,三者加起來可以覆蓋從超廣角到長焦的最常用焦段(佳能和索尼是16-200mm,尼康是14-200mm,賓得是15-200mm),因此,就被稱為“大三元”。同時,只有最高檔次的恒定光圈鏡頭,才能被冠以“大三元”之名。
大三元 (科舉制度名詞)
同省鄉試解元、全國會試會元、殿試狀元合稱大三元,為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下的讀書人最高成就。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科舉歷史中,大三元及第的文臣僅有14人。
“大三元”的單字解釋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元】:1.朝代。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宋。定都大都(今北京)。2.姓。
“大三元”的相關詞語
* 大三元的讀音是:dà sān yuán,大三元的意思:大三元 (相機變焦鏡頭)“大三元”鏡頭指的就是恒定F2.8最大光圈的三只變焦鏡頭的總稱。這三只鏡頭一只是負責超廣角、一只負責標準變焦,一只負責長焦,三者加起來可以覆蓋從超廣角到長焦的最常用焦段(佳能和索尼是16-200mm,尼康是14-200mm,賓得是15-200mm),因此,就被稱為“大三元”。同時,只有最高檔次的恒定光圈鏡頭,才能被冠以“大三元”之名。 大三元 (科舉制度名詞)同省鄉試解元、全國會試會元、殿試狀元合稱大三元,為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下的讀書人最高成就。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科舉歷史中,大三元及第的文臣僅有14人。
辭典解釋
大三元 dà sān yuán ㄉㄚˋ ㄙㄢ ㄩㄢˊ古時解元、會元和狀元的合稱。
《幼學瓊林.卷三.人事類》:「大秋元、大經元、大三元,士人之譽多殊。」
打麻將時,胡牌的牌色中,含有白板、紅中、青發三組牌者,稱為「大三元」。
大三元 (相機變焦鏡頭)
“大三元”鏡頭指的就是恒定F2.8最大光圈的三只變焦鏡頭的總稱。這三只鏡頭一只是負責超廣角、一只負責標準變焦,一只負責長焦,三者加起來可以覆蓋從超廣角到長焦的最常用焦段(佳能和索尼是16-200mm,尼康是14-200mm,賓得是15-200mm),因此,就被稱為“大三元”。同時,只有最高檔次的恒定光圈鏡頭,才能被冠以“大三元”之名。大三元 (科舉制度名詞)
同省鄉試解元、全國會試會元、殿試狀元合稱大三元,為中國古代科舉制度下的讀書人最高成就。在浩如煙海的中國古代科舉歷史中,大三元及第的文臣僅有14人。【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元】:1.朝代。蒙古孛兒只斤·鐵木真于1206年建立。1271年忽必烈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宋。定都大都(今北京)。2.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