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歷的讀音 大明歷的意思
大明歷 (大明歷)大明歷,是由南北朝時期中國著名數學家、科學家祖沖之創制的一部歷法,也稱“甲子元歷”。在歷法中,祖沖之首次引入了“歲差”的概念,從而使得歷法更加精確,是中國第二次較大的歷法改革。
- 大
- 明
- 歷
“大明歷”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à míng lì]
- 漢字注音:
- ㄉㄚˋ ㄇㄧㄥˊ ㄌㄧˋ
- 簡繁字形:
- 大明曆
- 是否常用:
- 否
“大明歷”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歷法名。南朝宋祖沖之以為"古歷疏舛﹑頗不精密"﹐乃于大明六年創制《大明甲子元歷》﹐簡稱《大明歷》。規定一回歸年為365.2428日。其特點﹐一是改進閏法﹐將舊歷中規定的十九年七閏改為三百九十一年一百四十四閏﹐使之更符合天象實際。二是在制歷時考慮歲差﹐一百年差一度。此歷當時為戴法興所阻﹐未能實行﹐但以后諸歷多從大明歷所出。參閱《宋書.律歷志下》﹑《南齊書·祖沖之傳》。 辭典解釋
大明歷 dà míng lì ㄉㄚˋ ㄇㄧㄥˊ ㄌㄧˋ 南朝宋武帝大明六年(西元462)?,祖沖之作的歷表,曾于梁武帝天監九年(西元510)?,由政府施行,至陳后主禎明三年(西元589)?止,共使用八十年。
網絡解釋
大明歷 (大明歷)
大明歷,是由南北朝時期中國著名數學家、科學家祖沖之創制的一部歷法,也稱“甲子元歷”。在歷法中,祖沖之首次引入了“歲差”的概念,從而使得歷法更加精確,是中國第二次較大的歷法改革。
“大明歷”的單字解釋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歷】:1.經歷;經過:來歷。歷程。歷時半年。身歷其境。2.統指過去的各個或各次:歷年。歷代。歷次。歷屆。3.遍;一個一個地:歷訪各校。歷試諸方,均無成效。4.姓。5.推算年月日和節氣的方法;歷法:陽歷。陰歷。農歷。6.記錄年月日和節氣的書、表等:日歷。掛歷。天文歷。
“大明歷”的相關成語
“大明歷”的相關詞語
* 大明歷的讀音是:dà míng lì,大明歷的意思:大明歷 (大明歷)大明歷,是由南北朝時期中國著名數學家、科學家祖沖之創制的一部歷法,也稱“甲子元歷”。在歷法中,祖沖之首次引入了“歲差”的概念,從而使得歷法更加精確,是中國第二次較大的歷法改革。
基本解釋
歷法名。南朝宋祖沖之以為"古歷疏舛﹑頗不精密"﹐乃于大明六年創制《大明甲子元歷》﹐簡稱《大明歷》。規定一回歸年為365.2428日。其特點﹐一是改進閏法﹐將舊歷中規定的十九年七閏改為三百九十一年一百四十四閏﹐使之更符合天象實際。二是在制歷時考慮歲差﹐一百年差一度。此歷當時為戴法興所阻﹐未能實行﹐但以后諸歷多從大明歷所出。參閱《宋書.律歷志下》﹑《南齊書·祖沖之傳》。辭典解釋
大明歷 dà míng lì ㄉㄚˋ ㄇㄧㄥˊ ㄌㄧˋ南朝宋武帝大明六年(西元462)?,祖沖之作的歷表,曾于梁武帝天監九年(西元510)?,由政府施行,至陳后主禎明三年(西元589)?止,共使用八十年。
大明歷 (大明歷)
大明歷,是由南北朝時期中國著名數學家、科學家祖沖之創制的一部歷法,也稱“甲子元歷”。在歷法中,祖沖之首次引入了“歲差”的概念,從而使得歷法更加精確,是中國第二次較大的歷法改革。【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明】:1.明亮(跟“暗”相對):明月。天明。燈火通明。2.明白;清楚:問明。講明。分明。去向不明。3.公開;顯露在外;不隱蔽(跟“暗”相對):明說。明令。明溝。明槍易躲,暗箭難防。4.眼力好;眼光正確;對事物現象看得清:聰明。英明。精明強干。耳聰目明。眼明手快。5.光明:棄暗投明。明人不做暗事。6.視覺:雙目失明。7.懂得;了解:深明大義。不明利害。8.表明;顯示:開宗明義。賦詩明志。9.明明:你明知道他不會,干嗎還要為難他呀?10.次于今年、今天的:明天。明晨。明年。明春。11.朝代,公元1368—1644,朱元璋所建。先定都南京,永樂年間遷都北京。12.姓。
【歷】:1.經歷;經過:來歷。歷程。歷時半年。身歷其境。2.統指過去的各個或各次:歷年。歷代。歷次。歷屆。3.遍;一個一個地:歷訪各校。歷試諸方,均無成效。4.姓。5.推算年月日和節氣的方法;歷法:陽歷。陰歷。農歷。6.記錄年月日和節氣的書、表等:日歷。掛歷。天文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