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律的讀音 大清律的意思
大清律 三十卷,十冊(2函),律文459條。法學所舊卡片目錄注明為"吳達海等纂,清順治三年(1646)刻本",此即蘇亦工《明清律典與條例》所稱之法所甲本,作為參考。
- 大
- 清
- 律
“大清律”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à qīng lǜ]
- 漢字注音:
- ㄉㄚˋ ㄑㄧㄥ ㄌㄩ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大清律”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大清律 dà qīng lǜ ㄉㄚˋ ㄑㄧㄥ ㄌㄩˋ 書名。全名為「大清律例」。自清世祖順治初年依明律與滿制訂定,歷經增損,至高宗乾隆年間,乃編定成。
泛指清代的法律。
網絡解釋
大清律
三十卷,十冊(2函),律文459條。法學所舊卡片目錄注明為"吳達海等纂,清順治三年(1646)刻本",此即蘇亦工《明清律典與條例》所稱之法所甲本,作為參考。
“大清律”的單字解釋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律】:1.法律;規則:定律。規律。紀律。2.我國古代審定樂音高低的標準,把樂音分為六律和六呂,合稱十二律。3.舊詩的一種體裁:五律。七律。排律。參看〖律詩〗。4.約束:律己。律人。自律。5.姓。
“大清律”的相關詞語
* 大清律的讀音是:dà qīng lǜ,大清律的意思:大清律 三十卷,十冊(2函),律文459條。法學所舊卡片目錄注明為"吳達海等纂,清順治三年(1646)刻本",此即蘇亦工《明清律典與條例》所稱之法所甲本,作為參考。
辭典解釋
大清律 dà qīng lǜ ㄉㄚˋ ㄑㄧㄥ ㄌㄩˋ書名。全名為「大清律例」。自清世祖順治初年依明律與滿制訂定,歷經增損,至高宗乾隆年間,乃編定成。
泛指清代的法律。
大清律
三十卷,十冊(2函),律文459條。法學所舊卡片目錄注明為"吳達海等纂,清順治三年(1646)刻本",此即蘇亦工《明清律典與條例》所稱之法所甲本,作為參考。【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律】:1.法律;規則:定律。規律。紀律。2.我國古代審定樂音高低的標準,把樂音分為六律和六呂,合稱十二律。3.舊詩的一種體裁:五律。七律。排律。參看〖律詩〗。4.約束:律己。律人。自律。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