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耳兒的讀音 大耳兒的意思
大耳兒 東漢末年,劉備募兵參加鎮壓黃巾,數有戰功,先后任安喜尉、高唐令、平原縣令、平原相。曹操攻打陶謙,欲奪取徐州,陶謙求救于劉備。
- 大
- 耳
- 兒
“大耳兒”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à ěr ér]
- 漢字注音:
- ㄉㄚˋ ㄦˇ ㄦˊ
- 簡繁字形:
- 大耳兒
- 是否常用:
- 否
“大耳兒”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指劉備。備耳大﹐能自顧見之﹐故稱。見《三國志.蜀志.先主傳》。
網絡解釋
大耳兒
東漢末年,劉備募兵參加鎮壓黃巾,數有戰功,先后任安喜尉、高唐令、平原縣令、平原相。曹操攻打陶謙,欲奪取徐州,陶謙求救于劉備。
“大耳兒”的單字解釋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耳】:1.耳朵:耳聾眼花。耳聞目睹。2.形狀像耳朵的東西:木耳。銀耳。3.位置在兩旁的:耳房。耳門。4.姓。5.而已;罷了:想當然耳。技止此耳。
【兒】:1.嬰孩。2.特指男孩。3.兒女對父母的自稱。4.南北朝時有對兄亦自稱“兒”者。5.父母對兒女的稱呼。6.古代年輕女子的自稱。7.對年少男子的稱呼。8.對情人的昵稱。猶言心肝。9.輕蔑之詞,猶言小子。10.人。11.雄性。12.詞尾。名詞詞尾。13.詞尾。動詞詞尾。14.詞尾。形容詞詞尾。15.詞尾。量詞詞尾。
“大耳兒”的相關詞語
* 大耳兒的讀音是:dà ěr ér,大耳兒的意思:大耳兒 東漢末年,劉備募兵參加鎮壓黃巾,數有戰功,先后任安喜尉、高唐令、平原縣令、平原相。曹操攻打陶謙,欲奪取徐州,陶謙求救于劉備。
基本解釋
指劉備。備耳大﹐能自顧見之﹐故稱。見《三國志.蜀志.先主傳》。大耳兒
東漢末年,劉備募兵參加鎮壓黃巾,數有戰功,先后任安喜尉、高唐令、平原縣令、平原相。曹操攻打陶謙,欲奪取徐州,陶謙求救于劉備。【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耳】:1.耳朵:耳聾眼花。耳聞目睹。2.形狀像耳朵的東西:木耳。銀耳。3.位置在兩旁的:耳房。耳門。4.姓。5.而已;罷了:想當然耳。技止此耳。
【兒】:1.嬰孩。2.特指男孩。3.兒女對父母的自稱。4.南北朝時有對兄亦自稱“兒”者。5.父母對兒女的稱呼。6.古代年輕女子的自稱。7.對年少男子的稱呼。8.對情人的昵稱。猶言心肝。9.輕蔑之詞,猶言小子。10.人。11.雄性。12.詞尾。名詞詞尾。13.詞尾。動詞詞尾。14.詞尾。形容詞詞尾。15.詞尾。量詞詞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