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康之治的讀音 成康之治的意思
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又稱成康之世,指西周初姬誦、姬釗的統治期間出現的治世。史家稱“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措四十余年不用”。 中國西周時周成王、周康王相繼在位年間繼承文王、武王的業績,對內推行周公“明德慎罰”的主張,務從節儉,用以緩和階級矛盾;對外不斷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東方少數民族地區,取得了很大勝利。成康時期,是周最為強盛的階段,故有成康之治的贊譽。康王在位期間,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社會安定。后世將這段時期和成王末年的統治譽稱為“成康之治”。
- 成
- 康
- 之
- 治
“成康之治”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chéng kāng zhī zhì]
- 漢字注音:
- ㄔㄥˊ ㄎㄤ ㄓ ㄓ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成康之治”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成康之治 chéng kāng zhī zhì ㄔㄥˊ ㄎㄤ ㄓ ㄓˋ 周成王與周康王時代,天下安寧,刑措不用達四十年,為西周的盛世,史稱為「成康之治」。
網絡解釋
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又稱成康之世,指西周初姬誦、姬釗的統治期間出現的治世。史家稱“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措四十余年不用”。
中國西周時周成王、周康王相繼在位年間繼承文王、武王的業績,對內推行周公“明德慎罰”的主張,務從節儉,用以緩和階級矛盾;對外不斷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東方少數民族地區,取得了很大勝利。成康時期,是周最為強盛的階段,故有成康之治的贊譽。康王在位期間,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社會安定。后世將這段時期和成王末年的統治譽稱為“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的單字解釋
【成】:1.完成;成功(跟“敗”相對):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為;變為:百煉成鋼。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無成。5.生物生長到定形、成熟的階段:成蟲。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現成的:成規。成見。成例。成藥。7.表示達到一個單位(強調數量多或時間長):成批生產。成千成萬。成年累月。水果成箱買便宜。8.表示答應、許可:成!就這么辦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難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莊稼比去年增加兩成。
【康】:1.健康:安康。康寧。康樂。康復。2.富足;豐盛:康年(豐年)。小康。3.姓。4.同“糠”。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治】:1.治理:治家。治國。自治。治標。治本。治淮(淮河)。2.指安定或太平:治世。天下大治。3.舊稱地方政府所在地:縣治。府治。省治。4.醫治:治病。我的病已經治好了。5.消滅(害蟲):治蝗。治蚜蟲。6.懲辦:治罪。懲治。處治。7.研究:治學。8.姓。
“成康之治”的相關詞語
* 成康之治的讀音是:chéng kāng zhī zhì,成康之治的意思: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又稱成康之世,指西周初姬誦、姬釗的統治期間出現的治世。史家稱“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措四十余年不用”。 中國西周時周成王、周康王相繼在位年間繼承文王、武王的業績,對內推行周公“明德慎罰”的主張,務從節儉,用以緩和階級矛盾;對外不斷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東方少數民族地區,取得了很大勝利。成康時期,是周最為強盛的階段,故有成康之治的贊譽。康王在位期間,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社會安定。后世將這段時期和成王末年的統治譽稱為“成康之治”。
辭典解釋
成康之治 chéng kāng zhī zhì ㄔㄥˊ ㄎㄤ ㄓ ㄓˋ周成王與周康王時代,天下安寧,刑措不用達四十年,為西周的盛世,史稱為「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
成康之治又稱成康之世,指西周初姬誦、姬釗的統治期間出現的治世。史家稱“成康之際,天下安寧,刑措四十余年不用”。中國西周時周成王、周康王相繼在位年間繼承文王、武王的業績,對內推行周公“明德慎罰”的主張,務從節儉,用以緩和階級矛盾;對外不斷攻伐淮夷,用武力控制東方少數民族地區,取得了很大勝利。成康時期,是周最為強盛的階段,故有成康之治的贊譽。康王在位期間,國力強盛,經濟繁榮,文化昌盛,社會安定。后世將這段時期和成王末年的統治譽稱為“成康之治”。
【成】:1.完成;成功(跟“敗”相對):大功告成。事情成了。2.成全:成人之美。玉成其事。3.成為;變為:百煉成鋼。雪化成水。4.成果;成就:坐享其成。一事無成。5.生物生長到定形、成熟的階段:成蟲。成人。6.已定的;定形的;現成的:成規。成見。成例。成藥。7.表示達到一個單位(強調數量多或時間長):成批生產。成千成萬。成年累月。水果成箱買便宜。8.表示答應、許可:成!就這么辦吧。9.表示有能力:他可真成!什么都難不住他。10.姓。11.十分之一叫一成:九成金。村里今年收的莊稼比去年增加兩成。
【康】:1.健康:安康。康寧。康樂。康復。2.富足;豐盛:康年(豐年)。小康。3.姓。4.同“糠”。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治】:1.治理:治家。治國。自治。治標。治本。治淮(淮河)。2.指安定或太平:治世。天下大治。3.舊稱地方政府所在地:縣治。府治。省治。4.醫治:治病。我的病已經治好了。5.消滅(害蟲):治蝗。治蚜蟲。6.懲辦:治罪。懲治。處治。7.研究:治學。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