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然的讀音 所以然的意思
所以然 出自:“‘四十而不惑’,是知其然;‘五十知天命’,是其所以然。指事理的緣由。
- 所
- 以
- 然
“所以然”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uǒ yǐ rán]
- 漢字注音:
- ㄙㄨㄛˇ ㄧˇ ㄖㄢ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所以然”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所以如此。指原因或道理。 2.隱語。猶言那個東西。 辭典解釋
所以然 suǒ yǐ rán ㄙㄨㄛˇ ㄧˇ ㄖㄢˊ 事理的緣由。
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然常自損,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與彊敵爭,倘更為禍始。」
《文明小史.第二八回》:「還是西卿穩定些,就問那家人是什么亂子,那家人卻說不出所以然的緣故,只說老爺急的要想告病哩!」
英語 the reason why
德語 Grund, Ursache, Hintergründe, warum etwas so ist
法語 la raison pour laquelle
網絡解釋
所以然
出自:“‘四十而不惑’,是知其然;‘五十知天命’,是其所以然。指事理的緣由。
“所以然”的單字解釋
【所】:1.處所:場所。住所。各得其所。2.明代駐兵的地點,大的叫千戶所,小的叫百戶所(后來只用于地名):海陽所(在山東)。前所(在浙江)。后所(在山西)。沙后所(在遼寧)。3.用作機關或其他辦事地方的名稱:研究所。派出所。診療所。指揮所。招待所。4.a)用于房屋:這所房子。b)用于學校等:一所醫院。兩所學校。5.姓。6.跟“為”或“被”合用,表示被動:為人所笑。看問題片面,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7.用在做定語的主謂結構的動詞前面,表示中心詞是受事:我所認識的人。大家所提的意見。8.用在“是…的”中的名詞、代詞和動詞之間,強調施事和動作的關系:全國的形勢,是同志們所關心的。9.用在動詞前面,跟動詞構成體詞結構:各盡所能。聞所未聞。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然】:1.對;不錯:不以為然。2.指示代詞。如此;這樣;那樣:不盡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雖小,然亦不可忽視。4.副詞或形容詞后綴:忽然。突然。顯然。欣然。飄飄然。5.又同“燃”。
“所以然”的相關成語
“所以然”的相關詞語
“所以然”造句
知其所以然,才能知其然。
我們的生活樣式,就像一幅油畫,從近看,看不出所以然來,要欣賞它的美,就非站遠一點不可。叔本華
吾之所以然乃吾思所致;建于吾思,成于吾思。若人之言行皆鑒于純靜之思想,福將至而如影隨形。
我們要教人,不但要教人知其然,而且要教人知其所以然。
經驗豐富的人,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然者,特為天地所生有限之才,而惜之也。
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一個為什么,都有其所以然。
學習時如果重結論輕過程,往往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讀書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容易食古不化。
* 所以然的讀音是:suǒ yǐ rán,所以然的意思:所以然 出自:“‘四十而不惑’,是知其然;‘五十知天命’,是其所以然。指事理的緣由。
基本解釋
1.所以如此。指原因或道理。 2.隱語。猶言那個東西。辭典解釋
所以然 suǒ yǐ rán ㄙㄨㄛˇ ㄧˇ ㄖㄢˊ事理的緣由。
漢.曹操〈讓縣自明本志令〉:「然常自損,不欲多之,所以然者,多兵意盛,與彊敵爭,倘更為禍始。」
《文明小史.第二八回》:「還是西卿穩定些,就問那家人是什么亂子,那家人卻說不出所以然的緣故,只說老爺急的要想告病哩!」
英語 the reason why
德語 Grund, Ursache, Hintergründe, warum etwas so ist
法語 la raison pour laquelle
所以然
出自:“‘四十而不惑’,是知其然;‘五十知天命’,是其所以然。指事理的緣由。
【所】:1.處所:場所。住所。各得其所。2.明代駐兵的地點,大的叫千戶所,小的叫百戶所(后來只用于地名):海陽所(在山東)。前所(在浙江)。后所(在山西)。沙后所(在遼寧)。3.用作機關或其他辦事地方的名稱:研究所。派出所。診療所。指揮所。招待所。4.a)用于房屋:這所房子。b)用于學校等:一所醫院。兩所學校。5.姓。6.跟“為”或“被”合用,表示被動:為人所笑。看問題片面,容易被表面現象所迷惑。7.用在做定語的主謂結構的動詞前面,表示中心詞是受事:我所認識的人。大家所提的意見。8.用在“是…的”中的名詞、代詞和動詞之間,強調施事和動作的關系:全國的形勢,是同志們所關心的。9.用在動詞前面,跟動詞構成體詞結構:各盡所能。聞所未聞。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然】:1.對;不錯:不以為然。2.指示代詞。如此;這樣;那樣:不盡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3.然而:此事雖小,然亦不可忽視。4.副詞或形容詞后綴:忽然。突然。顯然。欣然。飄飄然。5.又同“燃”。
知其所以然,才能知其然。
我們的生活樣式,就像一幅油畫,從近看,看不出所以然來,要欣賞它的美,就非站遠一點不可。叔本華
吾之所以然乃吾思所致;建于吾思,成于吾思。若人之言行皆鑒于純靜之思想,福將至而如影隨形。
我們要教人,不但要教人知其然,而且要教人知其所以然。
經驗豐富的人,往往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所以然者,特為天地所生有限之才,而惜之也。
圣人不察存亡而察其所以然。
一個為什么,都有其所以然。
學習時如果重結論輕過程,往往只能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讀書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容易食古不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