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才難的讀音 才難的意思

    才難 謂人才難得。:“才難,不其然乎?” 晉 葛洪 《抱樸子·尚博》:“古人嘆息于才難,故謂百世為隨踵,不以璞非 昆山 而棄耀夜之寳,不以書不出圣而廢助教之言。” 宋 蘇軾 《乞擢用林豫札子》:“臣竊謂才難之病,古今所同。朝廷每欲治財賦,除盜賊,干邊鄙,興利害,常有臨事乏人之嘆。” 清 何啟 胡禮垣 《新政論議》:“故新政未行,則有才難之嘆,而用人每患其不公
    • cái
    • nán

    “才難”的讀音

    拼音讀音
    [cái nán]
    漢字注音:
    ㄘㄞˊ ㄋㄢˊ
    簡繁字形:
    才難
    是否常用:

    “才難”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謂人才難得。 2.難得的人才。

    辭典解釋

    才難  cái nán  ㄘㄞˊ ㄋㄢˊ  

    人才難得。
    《論語.泰伯》:「孔子曰:『才難,不其然乎?』」
    《抱樸子.外篇.尚博》:「古人嘆息于才難,故謂百世為隨踵。」

    網絡解釋

    才難

    謂人才難得。:“才難,不其然乎?” 晉 葛洪 《抱樸子·尚博》:“古人嘆息于才難,故謂百世為隨踵,不以璞非 昆山 而棄耀夜之寳,不以書不出圣而廢助教之言。” 宋 蘇軾 《乞擢用林豫札子》:“臣竊謂才難之病,古今所同。朝廷每欲治財賦,除盜賊,干邊鄙,興利害,常有臨事乏人之嘆。” 清 何啟 胡禮垣 《新政論議》:“故新政未行,則有才難之嘆,而用人每患其不公

    “才難”的單字解釋

    】:1.才能:德才兼備。多才多藝。這人很有才。2.有才能的人:干才。奇才。3.姓。4.表示以前不久:你怎么才來就要走?5.表示事情發生得晚或結束得晚:他說星期三動身,到星期五才走。大風到晚上才住了。6.表示只有在某種條件下然后怎樣(前面常常用“只有、必須”或含有這類意思):只有依靠群眾,才能把工作做好。7.表示發生新情況,本來并不如此:經他解釋之后,我才明白是怎么回事。8.表示數量小,次數少,能力差,程度低等等:這個工廠開辦時才幾十個工人。別人一天干的活兒他三天才干完。9.表示強調所說的事(句尾常用“呢”字):麥子長得才好呢。我才不信呢!
    】:[nán]1.困難;不易。2.使困難;使感到困難。3.不能;不好。4.厭惡;忌恨。5.方言。現在。[nàn]1.危難;禍患。2.引申為罹難。3.變亂。4.仇敵。5.拒斥。6.責難;詰問。7.疑問,疑難。8.畏懼;擔心。9.謹慎。10.同“”。恭敬。

    “才難”的相關詞語

    * 才難的讀音是:cái nán,才難的意思:才難 謂人才難得。:“才難,不其然乎?” 晉 葛洪 《抱樸子·尚博》:“古人嘆息于才難,故謂百世為隨踵,不以璞非 昆山 而棄耀夜之寳,不以書不出圣而廢助教之言。” 宋 蘇軾 《乞擢用林豫札子》:“臣竊謂才難之病,古今所同。朝廷每欲治財賦,除盜賊,干邊鄙,興利害,常有臨事乏人之嘆。” 清 何啟 胡禮垣 《新政論議》:“故新政未行,則有才難之嘆,而用人每患其不公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