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萃書室的讀音 拔萃書室的意思
辭典解釋拔萃書室 bá cuì shū shì 位于香港。國父十九歲時從國外回鄉,為破除鄉人的迷信觀念,破壞神像,不見容于鄉人,遂赴香港,入此校續讀英文,隔年轉學香港皇仁學院。
- 拔
- 萃
- 書
- 室
“拔萃書室”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á cuì shū shì]
- 漢字注音:
- ㄅㄚˊ ㄘㄨㄟˋ ㄕㄨ ㄕˋ
- 簡繁字形:
- 拔萃書室
- 是否常用:
- 否
“拔萃書室”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拔萃書室 bá cuì shū shì ㄅㄚˊ ㄘㄨㄟˋ ㄕㄨ ㄕˋ 位于香港。國父十九歲時從國外回鄉,為破除鄉人的迷信觀念,破壞神像,不見容于鄉人,遂赴香港,入此校續讀英文,隔年轉學香港皇仁學院。
網絡解釋
“拔萃書室”的單字解釋
【拔】:1.把固定或隱藏在其他物體里的東西往外拉;抽出:拔草。拔劍。拔刺。拔了一顆牙。拔了禍根。2.吸出(毒氣等):拔毒。拔火。拔罐子。3.挑選(多指人才):選拔。4.向高提:拔嗓子。5.超出;高出:海拔。出類拔萃。6.奪取;攻克(據點、城池等):連拔敵軍三個據點。7.把東西放在涼水里使變涼: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8.姓。
【萃】:1.草叢生。2.聚集。也指聚在一起的人或物:薈(huì)萃。出類拔萃。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室】:1.屋子:教室。室內。2.機關、工廠、學校等內部的辦事部門:調研室。會計室。3.家;家族:十室九空。宗室。4.家屬或妻子:家室。繼室。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
“拔萃書室”的相關詞語
* 拔萃書室的讀音是:bá cuì shū shì,拔萃書室的意思:辭典解釋拔萃書室 bá cuì shū shì 位于香港。國父十九歲時從國外回鄉,為破除鄉人的迷信觀念,破壞神像,不見容于鄉人,遂赴香港,入此校續讀英文,隔年轉學香港皇仁學院。
辭典解釋
拔萃書室 bá cuì shū shì ㄅㄚˊ ㄘㄨㄟˋ ㄕㄨ ㄕˋ位于香港。國父十九歲時從國外回鄉,為破除鄉人的迷信觀念,破壞神像,不見容于鄉人,遂赴香港,入此校續讀英文,隔年轉學香港皇仁學院。
【拔】:1.把固定或隱藏在其他物體里的東西往外拉;抽出:拔草。拔劍。拔刺。拔了一顆牙。拔了禍根。2.吸出(毒氣等):拔毒。拔火。拔罐子。3.挑選(多指人才):選拔。4.向高提:拔嗓子。5.超出;高出:海拔。出類拔萃。6.奪取;攻克(據點、城池等):連拔敵軍三個據點。7.把東西放在涼水里使變涼:把西瓜放在冰水里拔一拔。8.姓。
【萃】:1.草叢生。2.聚集。也指聚在一起的人或物:薈(huì)萃。出類拔萃。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室】:1.屋子:教室。室內。2.機關、工廠、學校等內部的辦事部門:調研室。會計室。3.家;家族:十室九空。宗室。4.家屬或妻子:家室。繼室。5.星名。二十八宿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