捨本逐末的讀音 捨本逐末的意思
【解釋】舍:舍棄;逐: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出處】《漢書·食貨志》:“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錢。”【示例】寫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內容,那是~。【近義詞】舍近求遠、貪小失大【反義詞】追本求源【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 捨
- 本
- 逐
- 末
“捨本逐末”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ě běn zhú mò]
- 漢字注音:
- ㄕㄜˇ ㄅㄣˇ ㄓㄨˊ ㄇㄛˋ
- 簡繁字形:
- 舍本逐末
- 是否常用:
- 否
“捨本逐末”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舍本逐末 shěběn-zhúmò
[attend to trifles to the neglect of essentials;be 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 指做事舍棄根本的部分,卻過多地追求細枝末節,形容輕重倒置。也說“舍本求末”
如果作者本沒有什么新穎獨創之見,卻勉強去雕砌一些警句、格言之類來等著讀者喝采,那是舍本逐末的作法。——《義論、考據和辭章》
辭典解釋
舍本逐末 shě běn zhú mò ㄕㄜˇ ㄅㄣˇ ㄓㄨˊ ㄇㄛˋ 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而只重視微末小節。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序〉:「舍本逐末,賢哲所非。」也作「舍本事末」。
近義詞
本末倒置英語 to neglect the root and pursue the tip (idiom)?, to neglect fundamentals and concentrate on details
德語 durch Nebens?chlichkeiten den Blick für das Wesentliche verlieren (S, Sprichw)?
網絡解釋
【解釋】舍:舍棄;逐: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出處】《漢書·食貨志》:“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錢。”
【示例】寫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內容,那是~。
【近義詞】舍近求遠、貪小失大
【反義詞】追本求源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捨本逐末”的單字解釋
【捨】:同“舍”。
【本】:1.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藥)。無本之木。2.事物的根源,與“末”相對:本末(頭尾;始終)。根本(根源;徹底;本質上)。3.草的莖,樹的干:草本植物。4.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體。5.原來:本來。本領。6.自己這方面的:本國。本身。本位。本分(fèn)。
【逐】:1.追趕:追逐。逐鹿。隨波逐流。2.驅逐:逐客令。逐出門外。3.挨著(次序):逐年。逐字逐句。逐條說明。4.姓。
【末】:1.東西的梢;盡頭:末梢。秋毫之末。2.不是根本的、主要的事物(跟“本”相對):本末倒置。舍本逐末。3.最后;終了;末尾:春末。明末。末班車。上世紀末。4.末子:鋸末。茶葉末兒。把藥研成末兒。5.姓。6.戲曲角色行當,扮演中年男子,京劇歸入老生一類。
“捨本逐末”的相關詞語
* 捨本逐末的讀音是:shě běn zhú mò,捨本逐末的意思:【解釋】舍:舍棄;逐: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出處】《漢書·食貨志》:“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錢。”【示例】寫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內容,那是~。【近義詞】舍近求遠、貪小失大【反義詞】追本求源【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基本解釋
舍本逐末 shěběn-zhúmò
[attend to trifles to the neglect of essentials;be penny wise and pound foolish] 指做事舍棄根本的部分,卻過多地追求細枝末節,形容輕重倒置。也說“舍本求末”
如果作者本沒有什么新穎獨創之見,卻勉強去雕砌一些警句、格言之類來等著讀者喝采,那是舍本逐末的作法。——《義論、考據和辭章》
辭典解釋
舍本逐末 shě běn zhú mò ㄕㄜˇ ㄅㄣˇ ㄓㄨˊ ㄇㄛˋ不求事物的根本大端而只重視微末小節。北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序〉:「舍本逐末,賢哲所非。」也作「舍本事末」。
近義詞
本末倒置英語 to neglect the root and pursue the tip (idiom)?, to neglect fundamentals and concentrate on details
德語 durch Nebens?chlichkeiten den Blick für das Wesentliche verlieren (S, Sprichw)?
【解釋】舍:舍棄;逐:追求。拋棄根本的、主要的,而去追求枝節的、次要的。比喻不抓根本環節,而只在枝節問題上下功夫。
【出處】《漢書·食貨志》:“棄本逐末,耕者不能半,奸邪不可禁,原起于錢。”
【示例】寫文章只追求形式而不注重內容,那是~。
【近義詞】舍近求遠、貪小失大
【反義詞】追本求源
【語法】聯合式;作謂語、賓語、定語、狀語;含貶義
【捨】:同“舍”。
【本】:1.草木的根:本草(泛指中藥)。無本之木。2.事物的根源,與“末”相對:本末(頭尾;始終)。根本(根源;徹底;本質上)。3.草的莖,樹的干:草本植物。4.中心的,主要的:本部。本體。5.原來:本來。本領。6.自己這方面的:本國。本身。本位。本分(fèn)。
【逐】:1.追趕:追逐。逐鹿。隨波逐流。2.驅逐:逐客令。逐出門外。3.挨著(次序):逐年。逐字逐句。逐條說明。4.姓。
【末】:1.東西的梢;盡頭:末梢。秋毫之末。2.不是根本的、主要的事物(跟“本”相對):本末倒置。舍本逐末。3.最后;終了;末尾:春末。明末。末班車。上世紀末。4.末子:鋸末。茶葉末兒。把藥研成末兒。5.姓。6.戲曲角色行當,扮演中年男子,京劇歸入老生一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