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東武西的讀音 文東武西的意思
文東武西 文東武西是一個成語,讀音是wén dōng wǔ xī,指文武官員的排列位次。出自《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 文
- 東
- 武
- 西
“文東武西”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én dōng wǔ xī]
- 漢字注音:
- ㄨㄣˊ ㄉㄨㄥ ㄨˇ ㄒㄧ
- 簡繁字形:
- 文東武西
- 是否常用:
- 否
“文東武西”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舊時文武官員站班﹐文官居東﹐西向﹐武官居西﹐東向。始于漢叔孫通所定朝儀。 辭典解釋
文東武西 wén dōng wǔ xī ㄨㄣˊ ㄉㄨㄥ ㄨˇ ㄒㄧ 本為漢代所定的朝儀,武將位在西邊,文官位于東方。語本《史記.卷九九.叔孫通傳》:「功臣列侯諸將軍軍吏以次陳西方,東鄉;文官丞相以下陳東方,西鄉。」后以文東武西泛指文武官員排列的次序。
網絡解釋
文東武西
文東武西是一個成語,讀音是wén dōng wǔ xī,指文武官員的排列位次。出自《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文東武西”的單字解釋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東】:1.方位名。日出的一方。與“西”相對。《書經?禹貢》:“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2.主人。由於古時主位在東,客位在西,所以稱主人為“東”:“房東”﹑“店東”。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詩》:“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3.請客出錢的人:“今天我作東,請大家吃飯。”4.姓。如元代有東良會。
【武】:1.關于軍事的(跟“文”相對):武器。武裝。武力。2.關于技擊的:武術。武藝。3.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火。4.姓。5.半步,泛指腳步:繼武。踵武。見〖步武〗。
【西】: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落下去的一邊: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陽西下。2.(Xī)西洋;內容或形式屬于西洋的:西餐。西醫。西服。西式。學貫中西。3.姓。
“文東武西”的相關詞語
* 文東武西的讀音是:wén dōng wǔ xī,文東武西的意思:文東武西 文東武西是一個成語,讀音是wén dōng wǔ xī,指文武官員的排列位次。出自《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
基本解釋
舊時文武官員站班﹐文官居東﹐西向﹐武官居西﹐東向。始于漢叔孫通所定朝儀。辭典解釋
文東武西 wén dōng wǔ xī ㄨㄣˊ ㄉㄨㄥ ㄨˇ ㄒㄧ本為漢代所定的朝儀,武將位在西邊,文官位于東方。語本《史記.卷九九.叔孫通傳》:「功臣列侯諸將軍軍吏以次陳西方,東鄉;文官丞相以下陳東方,西鄉。」后以文東武西泛指文武官員排列的次序。
文東武西
文東武西是一個成語,讀音是wén dōng wǔ xī,指文武官員的排列位次。出自《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東】:1.方位名。日出的一方。與“西”相對。《書經?禹貢》:“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2.主人。由於古時主位在東,客位在西,所以稱主人為“東”:“房東”﹑“店東”。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詩》:“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3.請客出錢的人:“今天我作東,請大家吃飯。”4.姓。如元代有東良會。
【武】:1.關于軍事的(跟“文”相對):武器。武裝。武力。2.關于技擊的:武術。武藝。3.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火。4.姓。5.半步,泛指腳步:繼武。踵武。見〖步武〗。
【西】:1.方位詞。四個主要方向之一,太陽落下去的一邊:西面。河西。往西去。夕陽西下。2.(Xī)西洋;內容或形式屬于西洋的:西餐。西醫。西服。西式。學貫中西。3.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