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武士的讀音 文武士的意思
文武士 【詞目】文武士 文武兼備之士。《史記·叔孫通列傳褚少孫論》:“今有詔舉將軍舍人者,欲以觀將軍而能得賢者文武之士也。”唐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相為天子得人於朝庭,將為天子得文武士於幕下,求內外無治,不可得也。”
- 文
- 武
- 士
“文武士”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én wǔ shì]
- 漢字注音:
- ㄨㄣˊ ㄨˇ ㄕˋ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否
“文武士”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文武兼備之士。
網絡解釋
文武士
【詞目】文武士
文武兼備之士。《史記·叔孫通列傳褚少孫論》:“今有詔舉將軍舍人者,欲以觀將軍而能得賢者文武之士也。”唐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相為天子得人於朝庭,將為天子得文武士於幕下,求內外無治,不可得也。”
“文武士”的單字解釋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武】:1.關于軍事的(跟“文”相對):武器。武裝。武力。2.關于技擊的:武術。武藝。3.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火。4.姓。5.半步,泛指腳步:繼武。踵武。見〖步武〗。
【士】: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間的階層。3.士人:士農工商。4.軍人:士兵。士氣。5.某些國家軍人的一級,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術人員:醫士。護士。技士。助產士。7.對人的美稱:烈士。勇士。女士。8.姓。
“文武士”的相關成語
“文武士”的相關詞語
* 文武士的讀音是:wén wǔ shì,文武士的意思:文武士 【詞目】文武士 文武兼備之士。《史記·叔孫通列傳褚少孫論》:“今有詔舉將軍舍人者,欲以觀將軍而能得賢者文武之士也。”唐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相為天子得人於朝庭,將為天子得文武士於幕下,求內外無治,不可得也。”
基本解釋
文武兼備之士。文武士
【詞目】文武士文武兼備之士。《史記·叔孫通列傳褚少孫論》:“今有詔舉將軍舍人者,欲以觀將軍而能得賢者文武之士也。”唐韓愈《送溫處士赴河陽軍序》:“相為天子得人於朝庭,將為天子得文武士於幕下,求內外無治,不可得也。”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武】:1.關于軍事的(跟“文”相對):武器。武裝。武力。2.關于技擊的:武術。武藝。3.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火。4.姓。5.半步,泛指腳步:繼武。踵武。見〖步武〗。
【士】:1.古代指未婚的男子。2.古代介于大夫和庶民之間的階層。3.士人:士農工商。4.軍人:士兵。士氣。5.某些國家軍人的一級,在尉以下:上士。中士。下士。6.指某些技術人員:醫士。護士。技士。助產士。7.對人的美稱:烈士。勇士。女士。8.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