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殊師利的讀音 文殊師利的意思
辭典解釋文殊師利 wén shū shī lì 佛教菩薩名。為梵語ma?ju?irī的音譯。簡稱為「文殊」。象征佛陀智慧的菩薩。在中國,他和觀音、地藏、普賢并稱四大菩薩。中國佛教徒相傳山西五臺山是文殊師利的道場。其外形為頂結五髻、手持寶劍的童子形。也作「曼殊室利」、「妙吉祥」。
- 文
- 殊
- 師
- 利
“文殊師利”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én shū shī lì]
- 漢字注音:
- ㄨㄣˊ ㄕㄨ ㄕ ㄌㄧˋ
- 簡繁字形:
- 文殊師利
- 是否常用:
- 否
“文殊師利”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文殊師利 wén shū shī lì ㄨㄣˊ ㄕㄨ ㄕ ㄌㄧˋ 佛教菩薩名。為梵語ma?ju?irī的音譯。簡稱為「文殊」。象征佛陀智慧的菩薩。在中國,他和觀音、地藏、普賢并稱四大菩薩。中國佛教徒相傳山西五臺山是文殊師利的道場。其外形為頂結五髻、手持寶劍的童子形。也作「曼殊室利」、「妙吉祥」。
網絡解釋
“文殊師利”的單字解釋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殊】:1.不同:殊途同歸。2.副詞。很;極:殊佳。殊堪告慰。3.突出;特別:殊勛。4.死。“殊死”二字常連用:殊死戰。
【師】:同“師”。
【利】:1.鋒利;銳利(跟“鈍”相對):利刃。利爪。2.順利;便利:不利。成敗利鈍。3.利益(跟“害、弊”相對):利弊。有利。興利除害。4.利潤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銷。本利兩清。5.使有利:利國利民。毫不利己,專門利人。6.姓。
“文殊師利”的相關詞語
* 文殊師利的讀音是:wén shū shī lì,文殊師利的意思:辭典解釋文殊師利 wén shū shī lì 佛教菩薩名。為梵語ma?ju?irī的音譯。簡稱為「文殊」。象征佛陀智慧的菩薩。在中國,他和觀音、地藏、普賢并稱四大菩薩。中國佛教徒相傳山西五臺山是文殊師利的道場。其外形為頂結五髻、手持寶劍的童子形。也作「曼殊室利」、「妙吉祥」。
辭典解釋
文殊師利 wén shū shī lì ㄨㄣˊ ㄕㄨ ㄕ ㄌㄧˋ佛教菩薩名。為梵語ma?ju?irī的音譯。簡稱為「文殊」。象征佛陀智慧的菩薩。在中國,他和觀音、地藏、普賢并稱四大菩薩。中國佛教徒相傳山西五臺山是文殊師利的道場。其外形為頂結五髻、手持寶劍的童子形。也作「曼殊室利」、「妙吉祥」。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殊】:1.不同:殊途同歸。2.副詞。很;極:殊佳。殊堪告慰。3.突出;特別:殊勛。4.死。“殊死”二字常連用:殊死戰。
【師】:同“師”。
【利】:1.鋒利;銳利(跟“鈍”相對):利刃。利爪。2.順利;便利:不利。成敗利鈍。3.利益(跟“害、弊”相對):利弊。有利。興利除害。4.利潤或利息:暴利。薄利多銷。本利兩清。5.使有利:利國利民。毫不利己,專門利人。6.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