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的讀音 文言文的意思
- 文
- 言
- 文
“文言文”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wén yán wén]
- 漢字注音:
- ㄨㄣˊ ㄧㄢˊ ㄨㄣˊ
- 簡繁字形:
- 是否常用:
- 是
“文言文”的意思
基本解釋
網絡解釋
“文言文”的單字解釋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言】:1.話:言語。語言。格言。諾言。發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說:言之有理。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3.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言詩。萬言書。全書近二十萬言。4.姓。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文言文”的相關成語
言文行遠
下筆千言
半文半白
言歸于好
不亦樂乎
言之無文,行之不遠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
言而無文,行之不遠
言之不文,行之不遠
流言飛文
文質彬彬
之乎者也
花言巧語
立馬萬言
喪言不文
唾地成文
美言不文
日試萬言
文不對題
詞不達意
“文言文”的相關詞語
“文言文”造句
初中的學生能夠讀懂淺顯的文言文。
可是對一個車輪師父而言,這些之乎者也的文言文是太深而難懂的。
一讀起文言文,他就有如墮煙海的感覺。
翻譯了成一大段文言文意思才加我們小組一分。
學習文言文,只是囫圇吞棗地死記硬背不是好辦法,只有逐字逐句地品味消化吸收,才能真正學好。
1920年,北洋政府頒布第一個廢除文言文、采用國語的法令,從此,言文一致、國語統一。與此相對的是,“之乎者也”遠離教科書、遠離口頭語,取而代之的是“滴、咯、啥、哈、呀、耶”……
這篇文言文,我看了幾遍都不懂,經老師條分縷析地講解后,才完全明白了。
讀文言文和寫白話文不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而是關系緊密。
現在新詩人似乎對語言就沒有敏感,只能從外國詩、從文言文里去剽竊,并且畫虎不成,自然很少有值得一看的了。
男友與女友比賽背誦文言文,約定誰要背不上來,就挨一腳。男友背《黔之驢》,背到“驢不勝怒”故意停下。女友踢他一腳,他接著又背:驢不勝怒,蹄之。
* 文言文的讀音是:wén yán wén,文言文的意思: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言】:1.話:言語。語言。格言。諾言。發言。有言在先。言外之意。2.說:言之有理。暢所欲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3.漢語的一個字叫一言:五言詩。萬言書。全書近二十萬言。4.姓。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初中的學生能夠讀懂淺顯的文言文。
可是對一個車輪師父而言,這些之乎者也的文言文是太深而難懂的。
一讀起文言文,他就有如墮煙海的感覺。
翻譯了成一大段文言文意思才加我們小組一分。
學習文言文,只是囫圇吞棗地死記硬背不是好辦法,只有逐字逐句地品味消化吸收,才能真正學好。
1920年,北洋政府頒布第一個廢除文言文、采用國語的法令,從此,言文一致、國語統一。與此相對的是,“之乎者也”遠離教科書、遠離口頭語,取而代之的是“滴、咯、啥、哈、呀、耶”……
這篇文言文,我看了幾遍都不懂,經老師條分縷析地講解后,才完全明白了。
讀文言文和寫白話文不是風馬牛不相及的兩件事,而是關系緊密。
現在新詩人似乎對語言就沒有敏感,只能從外國詩、從文言文里去剽竊,并且畫虎不成,自然很少有值得一看的了。
男友與女友比賽背誦文言文,約定誰要背不上來,就挨一腳。男友背《黔之驢》,背到“驢不勝怒”故意停下。女友踢他一腳,他接著又背:驢不勝怒,蹄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