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三省事宜條約的讀音 東三省事宜條約的意思
辭典解釋東三省事宜條約 dōng sān shěng shì yí tiáo yuē 光緒三十一年,清廷與日簽訂的條約。其重要條款有中國承認俄國讓與日本在滿洲的權利、東北加開商埠十六處、安東至奉天鐵路歸日本經營十五年、中日合采鴨綠江右岸木材。自此,日本勢力正式進入東北。
- 東
- 三
- 省
- 事
- 宜
- 條
- 約
“東三省事宜條約”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dōng sān shěng shì yí tiáo yuē]
- 漢字注音:
- ㄉㄨㄥ ㄙㄢ ㄕㄥˇ ㄕˋ ㄧˊ ㄊㄧㄠˊ ㄩㄝ
- 簡繁字形:
- 東三省事宜條約
- 是否常用:
- 否
“東三省事宜條約”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東三省事宜條約 dōng sān shěng shì yí tiáo yuē ㄉㄨㄥ ㄙㄢ ㄕㄥˇ ㄕˋ ㄧˊ ㄊㄧㄠˊ ㄩㄝ 光緒三十一年,清廷與日簽訂的條約。其重要條款有中國承認俄國讓與日本在滿洲的權利、東北加開商埠十六處、安東至奉天鐵路歸日本經營十五年、中日合采鴨綠江右岸木材。自此,日本勢力正式進入東北。
網絡解釋
“東三省事宜條約”的單字解釋
【東】:1.方位名。日出的一方。與“西”相對。《書經?禹貢》:“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2.主人。由於古時主位在東,客位在西,所以稱主人為“東”:“房東”﹑“店東”。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詩》:“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3.請客出錢的人:“今天我作東,請大家吃飯。”4.姓。如元代有東良會。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省】:[shěng]1.行政區劃單位。在中國是地方最大的一級行政區域,直屬中央。省下設若干市、縣。2.指省會:進省開會。3.減免;節約。與“費”相對:省一道工序。省錢。4.簡略:省稱。省寫。5.古官署名:尚書省。中書省。[xǐng]1.檢查自己的思想行為:反省。2.覺悟;明白:省悟。昏迷不省。3.探望;問候(多指對長輩、親屬):省親。
【事】:1.事情:國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無事。3.職業:謀事。4.關系;責任:回去吧,沒有你的事了。5.從事:大事宣傳。6.侍奉;伺候:事親。不事王侯。
【宜】:1.合適:相宜。適宜。權宜之計。因地制宜。2.應當(今多用于否定式):事不宜遲。3.當然;無怪:宜其無往而不利。4.姓。
【條】:[tiáo]1.木名。山楸。2.細長的樹枝。3.長。4.泛指長條形之物:麵條;布條;金條。5.直。參見“條長”。6.條理;次序。7.到達。8.治理。9.條目;條款。10.指法令、條文。11.猶言條陳,條奏。12.逐一登錄。13.編排。14.列舉。15.見“條遞”。16.量詞。用於計量長形物。17.量詞。用於計量抽象事物。18.古民族條戎的省稱。19.古地鳴條的省稱。20.指漢·條侯·周亞夫。21.姓。[tiāo]同“挑”。采摘。
【約】:[yuē]1.纏束;環束。2.繩子。3.約束;檢束。4.阻止;攔阻。5.指防水、攔水的堤壩。6.少;省減;簡約。7.簡要;簡單。8.貧困。9.引申為衰減。10.卑微;卑下。11.以語言或文字訂立共同應遵守的條件。12.邀結;邀請。13.置辦配備。14.屈折內縮。15.求取。16.估量。17.塗飾。18.掠,拂過。19.籠罩。20.大略;大約。21.數學上的約分。參見“約分”。22.姓。古有約續。見《通志·氏族五》。[yāo]方言。用秤稱。
“東三省事宜條約”的相關詞語
* 東三省事宜條約的讀音是:dōng sān shěng shì yí tiáo yuē,東三省事宜條約的意思:辭典解釋東三省事宜條約 dōng sān shěng shì yí tiáo yuē 光緒三十一年,清廷與日簽訂的條約。其重要條款有中國承認俄國讓與日本在滿洲的權利、東北加開商埠十六處、安東至奉天鐵路歸日本經營十五年、中日合采鴨綠江右岸木材。自此,日本勢力正式進入東北。
辭典解釋
東三省事宜條約 dōng sān shěng shì yí tiáo yuē ㄉㄨㄥ ㄙㄢ ㄕㄥˇ ㄕˋ ㄧˊ ㄊㄧㄠˊ ㄩㄝ光緒三十一年,清廷與日簽訂的條約。其重要條款有中國承認俄國讓與日本在滿洲的權利、東北加開商埠十六處、安東至奉天鐵路歸日本經營十五年、中日合采鴨綠江右岸木材。自此,日本勢力正式進入東北。
【東】:1.方位名。日出的一方。與“西”相對。《書經?禹貢》:“南至于華陰,東至于底柱。”2.主人。由於古時主位在東,客位在西,所以稱主人為“東”:“房東”﹑“店東”。唐?杜甫《偪仄行贈畢曜詩》:“東家蹇驢許借我,泥滑不敢騎朝天。”3.請客出錢的人:“今天我作東,請大家吃飯。”4.姓。如元代有東良會。
【三】:1.二加一后所得的數目。見〖數字〗。2.表示多數或多次:三思。三緘其口。3.姓。
【省】:[shěng]1.行政區劃單位。在中國是地方最大的一級行政區域,直屬中央。省下設若干市、縣。2.指省會:進省開會。3.減免;節約。與“費”相對:省一道工序。省錢。4.簡略:省稱。省寫。5.古官署名:尚書省。中書省。[xǐng]1.檢查自己的思想行為:反省。2.覺悟;明白:省悟。昏迷不省。3.探望;問候(多指對長輩、親屬):省親。
【事】:1.事情:國事。公事。2.事故:出事。平安無事。3.職業:謀事。4.關系;責任:回去吧,沒有你的事了。5.從事:大事宣傳。6.侍奉;伺候:事親。不事王侯。
【宜】:1.合適:相宜。適宜。權宜之計。因地制宜。2.應當(今多用于否定式):事不宜遲。3.當然;無怪:宜其無往而不利。4.姓。
【條】:[tiáo]1.木名。山楸。2.細長的樹枝。3.長。4.泛指長條形之物:麵條;布條;金條。5.直。參見“條長”。6.條理;次序。7.到達。8.治理。9.條目;條款。10.指法令、條文。11.猶言條陳,條奏。12.逐一登錄。13.編排。14.列舉。15.見“條遞”。16.量詞。用於計量長形物。17.量詞。用於計量抽象事物。18.古民族條戎的省稱。19.古地鳴條的省稱。20.指漢·條侯·周亞夫。21.姓。[tiāo]同“挑”。采摘。
【約】:[yuē]1.纏束;環束。2.繩子。3.約束;檢束。4.阻止;攔阻。5.指防水、攔水的堤壩。6.少;省減;簡約。7.簡要;簡單。8.貧困。9.引申為衰減。10.卑微;卑下。11.以語言或文字訂立共同應遵守的條件。12.邀結;邀請。13.置辦配備。14.屈折內縮。15.求取。16.估量。17.塗飾。18.掠,拂過。19.籠罩。20.大略;大約。21.數學上的約分。參見“約分”。22.姓。古有約續。見《通志·氏族五》。[yāo]方言。用秤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