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無葬身之地的讀音 死無葬身之地的意思
【解釋】死了沒有地方埋葬。形容慘死或嚴厲的懲罰。【出處】明·王世貞《鳴鳳記·寫本》:“相公堅執如此,夫婦死無葬身之地矣!”
- 死
- 無
- 葬
- 身
- 之
- 地
“死無葬身之地”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ǐ wú zàng shēn zhī dì]
- 漢字注音:
- ㄙˇ ㄨˊ ㄗㄤˋ ㄕㄣ ㄓ ㄉㄧˋ
- 簡繁字形:
- 死無葬身之地
- 是否常用:
- 否
“死無葬身之地”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死無葬身之地 sǐ wú zàng shēn zhī dì
[die a beggar;die without a burial place] 死后無處埋葬。形容結局極度悲慘
辭典解釋
死無葬身之地 sǐ wú zàng shēn zhī dì ㄙˇ ㄨˊ ㄗㄤˋ ㄕㄣ ㄓ ㄉㄧˋ 身死而無埋葬的地方。比喻下場凄涼。《水滸傳.第三二回》:「宋公明只因要來投逩花知寨,險些兒死無葬身之地。」《三國演義.第一○回》:「某雖不才,愿施小策,教曹操死無葬身之地!」也作「死無葬身之所」。
英語 to die without a burial site, to die a pauper, a tragic end
法語 Morts sans sépulture
網絡解釋
【解釋】死了沒有地方埋葬。形容慘死或嚴厲的懲罰。
【出處】明·王世貞《鳴鳳記·寫本》:“相公堅執如此,夫婦死無葬身之地矣!”
“死無葬身之地”的單字解釋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對):死亡。死人。這棵樹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顧生命;拼死:死戰。死守。3.至死,表示堅決:死不認輸。死也不松手。4.表示達到極點:笑死人。高興死了。死頑固。5.不可調和的:死敵。死對頭。6.固定;死板;不活動:死腦筋。死心眼。死規矩。死水。開會的時間要定死。7.不能通過:死胡同。死路一條。把漏洞堵死。
【無】:同“無”。
【葬】:泛指依照風俗習慣用其他方法處理死者遺體:火葬。海葬。
【身】:1.身體:身上。轉過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個身。2.指生命:奮不顧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則。身先士卒。身臨其境。身為領導,當然應該走在群眾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養:修身。立身處世。5.物體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車身。河身。船身。機身。6.用于衣服:換了身衣裳。做兩身兒制服。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地】:[dì]1.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地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說。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質。地殼。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個區域:地區。此地。6.建筑材料鋪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間或區域的部位:地點。目的地。8.人在社會關系中所處的位置:易地以處。9.表示思想或行動的某種活動領域:見地。境地。心地。10.底子:質地。[de]結構助詞,用在詞或詞組之后表示修飾后面的謂語:慢慢地走。
“死無葬身之地”的相關詞語
* 死無葬身之地的讀音是:sǐ wú zàng shēn zhī dì,死無葬身之地的意思:【解釋】死了沒有地方埋葬。形容慘死或嚴厲的懲罰。【出處】明·王世貞《鳴鳳記·寫本》:“相公堅執如此,夫婦死無葬身之地矣!”
基本解釋
死無葬身之地 sǐ wú zàng shēn zhī dì
[die a beggar;die without a burial place] 死后無處埋葬。形容結局極度悲慘
辭典解釋
死無葬身之地 sǐ wú zàng shēn zhī dì ㄙˇ ㄨˊ ㄗㄤˋ ㄕㄣ ㄓ ㄉㄧˋ身死而無埋葬的地方。比喻下場凄涼。《水滸傳.第三二回》:「宋公明只因要來投逩花知寨,險些兒死無葬身之地。」《三國演義.第一○回》:「某雖不才,愿施小策,教曹操死無葬身之地!」也作「死無葬身之所」。
英語 to die without a burial site, to die a pauper, a tragic end
法語 Morts sans sépulture
【解釋】死了沒有地方埋葬。形容慘死或嚴厲的懲罰。
【出處】明·王世貞《鳴鳳記·寫本》:“相公堅執如此,夫婦死無葬身之地矣!”
【死】:1.(生物)失去生命(跟“生、活”相對):死亡。死人。這棵樹死了。死棋。死火山。2.不顧生命;拼死:死戰。死守。3.至死,表示堅決:死不認輸。死也不松手。4.表示達到極點:笑死人。高興死了。死頑固。5.不可調和的:死敵。死對頭。6.固定;死板;不活動:死腦筋。死心眼。死規矩。死水。開會的時間要定死。7.不能通過:死胡同。死路一條。把漏洞堵死。
【無】:同“無”。
【葬】:泛指依照風俗習慣用其他方法處理死者遺體:火葬。海葬。
【身】:1.身體:身上。轉過身去。身高五尺。翻了一個身。2.指生命:奮不顧身。3.自己;本身:以身作則。身先士卒。身臨其境。身為領導,當然應該走在群眾的前面。4.人的品格和修養:修身。立身處世。5.物體的中部或主要部分:車身。河身。船身。機身。6.用于衣服:換了身衣裳。做兩身兒制服。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地】:[dì]1.人類生長活動的所在:地球(太陽系九大行星之一)。地心說。2.地球或地球的某部分:地質。地殼。3.地球表面除去海洋、江河、湖泊的部分:陸地。地下。4.地球表面的土壤:土地。田地。地政。地主。5.地球上的一個區域:地區。此地。6.建筑材料鋪成的平面:地板。地毯。7.所在空間或區域的部位:地點。目的地。8.人在社會關系中所處的位置:易地以處。9.表示思想或行動的某種活動領域:見地。境地。心地。10.底子:質地。[de]結構助詞,用在詞或詞組之后表示修飾后面的謂語:慢慢地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