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殕怎么讀 殕的意思

    “殕”字共有2個讀音: [fǒu]   [bó]  
    殕
    漢字
    讀音 [fǒu]
    [bó]
    注音 ㄈㄡˇ|ㄅㄛˊ
    部首 [歹]  歹字旁
    筆畫 總筆畫:12 部外:8
    異體字
    字形結構 左右結構
    統一編碼 基本區 U+6B95
    其它編碼 五筆:gquk 倉頡:mnytr 鄭碼:arsj 四角:10261
    筆順編碼 135441431251
    筆順筆畫 一ノフ丶丶一丶ノ一丨フ一
    筆順名稱 橫 撇 橫撇/橫鉤 點 點 橫 點 撇 橫 豎 橫折 橫

    殕字的意思

    [fǒu]

    東西腐敗生長白膜。

    [bó]

    跌倒,倒斃:“爾看門外饑餓者,往往僵殕填渠溝。”

    殕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fǒu ㄈㄡˇ

     ◎ 東西腐敗生長白膜。

    其它字義


    bó ㄅㄛˊ

     ◎ 跌倒,倒斃:“爾看門外饑餓者,往往僵殕填渠溝。”

    殕字的詳細解釋

    殕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殕【辰集下】【歹部】 康熙筆畫:12畫,部外筆畫:8畫

    《玉篇》《廣韻》??方九切,音缶。《博雅》敗也,腐也。

    又《唐韻》芳武切《集韻》斐父切,??音撫。物敗生白曰殕。

    又《集韻》奉甫切,音父。義同。

    又《玉篇》步北切《集韻》鼻墨切,??音蔔。與踣同。斃也,僵也。《左傳·襄十四年》譬如捕鹿,晉人角之,諸戎掎之,與晉踣之。亦作殕。《杜光庭·錄異記》趙??奴,長三尺餘,或拜跪跳躍,倒踣於地。

    又《廣韻》愛黑切,音餩è。殪殕也。義同。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踣【卷二】【足部】

    僵也。從足咅聲。《春秋傳》曰:“晉人踣之。”蒲北切

    說文解字注

    (踣)僵也。僵、卻偃也。從足。咅聲。蒲北切。按古音在四部。爾雅釋文音赴。或孚豆蒲矦二反。是也。然則踣與仆音義皆同。孫炎曰。前覆曰仆。左傳正義曰。前覆謂之踣。對文則偃與仆別。散文則通也。走部?同。春秋傳曰。晉人踣之。左傳襄十四年文。

    殕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殕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