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篆的讀音 漢篆的意思
漢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命李斯統一六國文字為小篆。秦二世后,秦朝滅亡,大一統的漢朝取代了秦。秦朝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時間,但在文字發展史上卻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 到了西漢,社會上基本還是以小篆為主,如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平都犁斛》、《霍去病墓刻石》、《五鳳二年刻石》、《東安里刻石》等西漢金文刻石。這一時期的篆書字形日趨簡便方正,轉折處由圓變方,與后來的隸書比較接近,只是線條仍然粗細一致,還未出現波磔挑法而已。 到了新莽時期,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全面復古,很多在秦八體中已經不用的文字,開始復用。在書法界,碑碣、銅器上的文字書風開始向秦以前回歸,篆書大量的使用。如居延發現的帛書《張掖都尉啟信》為標準篆書,傳世的銅器《嘉量銘》是介于《秦公簋》和小篆之間的,方中帶圓,整齊勻稱,比西漢的《平都犁斛》等更具有篆書風味。
- 漢
- 篆
“漢篆”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hàn zhuàn]
- 漢字注音:
- ㄏㄢˋ ㄓㄨㄢˋ
- 簡繁字形:
- 漢篆
- 是否常用:
- 否
“漢篆”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漢代風格的篆書。
網絡解釋
漢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命李斯統一六國文字為小篆。秦二世后,秦朝滅亡,大一統的漢朝取代了秦。秦朝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時間,但在文字發展史上卻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
到了西漢,社會上基本還是以小篆為主,如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平都犁斛》、《霍去病墓刻石》、《五鳳二年刻石》、《東安里刻石》等西漢金文刻石。這一時期的篆書字形日趨簡便方正,轉折處由圓變方,與后來的隸書比較接近,只是線條仍然粗細一致,還未出現波磔挑法而已。
到了新莽時期,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全面復古,很多在秦八體中已經不用的文字,開始復用。在書法界,碑碣、銅器上的文字書風開始向秦以前回歸,篆書大量的使用。如居延發現的帛書《張掖都尉啟信》為標準篆書,傳世的銅器《嘉量銘》是介于《秦公簋》和小篆之間的,方中帶圓,整齊勻稱,比西漢的《平都犁斛》等更具有篆書風味。
“漢篆”的單字解釋
【漢】:1.漢水:江淮河漢。2.漢族:漢語。3.天河;銀河:銀漢。4.成年男人:老漢。好漢。5.朝代名。1.(前202—220)。劉邦滅秦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公元8年王莽代漢稱帝,國號新(8—23)。自劉邦稱漢王起,包括“新”,史稱前漢或西漢。公元25年劉秀重建漢朝,建都洛陽,史稱后漢或東漢。為曹魏所滅。西漢、東漢合稱兩漢。2.三國之一(221—263)。劉備建立。在今川、云、貴、渝及陜西南部。建都成都,國號漢,史稱蜀漢或蜀。為曹魏所滅。3.五代之一(947—950)。沙陀族劉知遠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史稱后漢。為后周所滅。4.十國之一(917—971)。劉?(yǎn)建立。建都廣州,國號大越,次年改“漢”,史稱南漢。為北宋所滅。5.十國之一(951—979)。劉旻(mín)建立。建都太原,國號漢,史稱北漢。為北宋所滅。
【篆】:1.漢字形體的一種:篆書。篆體。大篆。小篆。真草隸篆。2.寫篆書:篆額(用篆字寫在碑額上)。3.指印章。
“漢篆”的相關詞語
* 漢篆的讀音是:hàn zhuàn,漢篆的意思:漢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命李斯統一六國文字為小篆。秦二世后,秦朝滅亡,大一統的漢朝取代了秦。秦朝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時間,但在文字發展史上卻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 到了西漢,社會上基本還是以小篆為主,如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平都犁斛》、《霍去病墓刻石》、《五鳳二年刻石》、《東安里刻石》等西漢金文刻石。這一時期的篆書字形日趨簡便方正,轉折處由圓變方,與后來的隸書比較接近,只是線條仍然粗細一致,還未出現波磔挑法而已。 到了新莽時期,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全面復古,很多在秦八體中已經不用的文字,開始復用。在書法界,碑碣、銅器上的文字書風開始向秦以前回歸,篆書大量的使用。如居延發現的帛書《張掖都尉啟信》為標準篆書,傳世的銅器《嘉量銘》是介于《秦公簋》和小篆之間的,方中帶圓,整齊勻稱,比西漢的《平都犁斛》等更具有篆書風味。
基本解釋
漢代風格的篆書。漢篆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命李斯統一六國文字為小篆。秦二世后,秦朝滅亡,大一統的漢朝取代了秦。秦朝存在了短短的十五年時間,但在文字發展史上卻起到了承前啟后的作用。到了西漢,社會上基本還是以小篆為主,如我們今天所能見到的《平都犁斛》、《霍去病墓刻石》、《五鳳二年刻石》、《東安里刻石》等西漢金文刻石。這一時期的篆書字形日趨簡便方正,轉折處由圓變方,與后來的隸書比較接近,只是線條仍然粗細一致,還未出現波磔挑法而已。
到了新莽時期,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全面復古,很多在秦八體中已經不用的文字,開始復用。在書法界,碑碣、銅器上的文字書風開始向秦以前回歸,篆書大量的使用。如居延發現的帛書《張掖都尉啟信》為標準篆書,傳世的銅器《嘉量銘》是介于《秦公簋》和小篆之間的,方中帶圓,整齊勻稱,比西漢的《平都犁斛》等更具有篆書風味。
【漢】:1.漢水:江淮河漢。2.漢族:漢語。3.天河;銀河:銀漢。4.成年男人:老漢。好漢。5.朝代名。1.(前202—220)。劉邦滅秦后建立。建都長安(今陜西西安)。公元8年王莽代漢稱帝,國號新(8—23)。自劉邦稱漢王起,包括“新”,史稱前漢或西漢。公元25年劉秀重建漢朝,建都洛陽,史稱后漢或東漢。為曹魏所滅。西漢、東漢合稱兩漢。2.三國之一(221—263)。劉備建立。在今川、云、貴、渝及陜西南部。建都成都,國號漢,史稱蜀漢或蜀。為曹魏所滅。3.五代之一(947—950)。沙陀族劉知遠建立。建都汴(今河南開封),史稱后漢。為后周所滅。4.十國之一(917—971)。劉?(yǎn)建立。建都廣州,國號大越,次年改“漢”,史稱南漢。為北宋所滅。5.十國之一(951—979)。劉旻(mín)建立。建都太原,國號漢,史稱北漢。為北宋所滅。
【篆】:1.漢字形體的一種:篆書。篆體。大篆。小篆。真草隸篆。2.寫篆書:篆額(用篆字寫在碑額上)。3.指印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