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歷的讀音 涉歷的意思
涉歷 涉歷 1.[experience]∶經過;經歷 例:涉歷三載。蔡文姬《胡笳十八拍》中有“尋思涉歷兮多艱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2.[smatter]∶涉獵 例:涉歷經史 經過;經歷。 漢 王符 《潛夫論·勸將》:“故曰兵之設也久矣,涉歷五代,以迄于今,國未嘗不以德昌而兵彊也。” 宋 蘇軾 《答李琮書》:“涉歷諸夷族帳不少,自來自去,殊無留難。” 郭沫若 《革命春秋》九:“不過我到了后來……都覺得有點失悔,失悔我自己沒有去涉歷過那一段路。” 猶涉獵。 三國 魏 杜恕 《體論·用兵》:“家有書傳,頗嘗涉歷。” 《魏書·酷吏傳·高遵》:“涉歷文史,頗有筆札。” 郭沫若 《創造十年》二:“又于學生所志愿的學科沒有涉歷,他們總愛選些文學上的名著來做課本。”
- 涉
- 歷
“涉歷”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shè lì]
- 漢字注音:
- ㄕㄜˋ ㄌㄧˋ
- 簡繁字形:
- 涉歷
- 是否常用:
- 否
“涉歷”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涉歷 shèlì
(1) [experience]∶經過;經歷
涉歷三載
(2) [smatter]∶涉獵
涉歷經史
辭典解釋
涉歷 shè lì ㄕㄜˋ ㄌㄧˋ 經歷。
《晉書.卷七八.孔愉傳》:「然宣下以來,涉歷三載,累遇慶會,遂未一試。」
《初刻拍案驚奇.卷四》:「摩勒用形,但能涉歷險阻,試他矯捷手段。」
英語 to experience
網絡解釋
涉歷
涉歷
1.[experience]∶經過;經歷
例:涉歷三載。蔡文姬《胡笳十八拍》中有“尋思涉歷兮多艱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2.[smatter]∶涉獵
例:涉歷經史
經過;經歷。
漢 王符 《潛夫論·勸將》:“故曰兵之設也久矣,涉歷五代,以迄于今,國未嘗不以德昌而兵彊也。”
宋 蘇軾 《答李琮書》:“涉歷諸夷族帳不少,自來自去,殊無留難。”
郭沫若 《革命春秋》九:“不過我到了后來……都覺得有點失悔,失悔我自己沒有去涉歷過那一段路。”
猶涉獵。
三國 魏 杜恕 《體論·用兵》:“家有書傳,頗嘗涉歷。”
《魏書·酷吏傳·高遵》:“涉歷文史,頗有筆札。”
郭沫若 《創造十年》二:“又于學生所志愿的學科沒有涉歷,他們總愛選些文學上的名著來做課本。”
“涉歷”的單字解釋
【涉】:1.從水里走過去。泛指從水上經過:跋山涉水。遠涉重洋。2.經歷:涉險。3.牽連;相關:牽涉。涉及。
【歷】:1.經過:“歷劫”、“歷險”、“歷盡滄桑”。2.踰越。《呂氏春秋?孟冬紀?安死》:“徑庭歷級,非禮也。”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雁宕山日記》:“一步一喘,數里,始歷高巔。”3.過去、已經過的:“歷代”、“歷屆”、“歷史”、“歷年”。《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至於先士茂製,諷高歷賞。”4.分明的、清晰的:“歷歷在目”、“往事歷歷”。唐?崔顥《黃鶴樓詩》:“晴川歷歷漢陽樹,春草萋萋鸚鵡洲。”5.過去的經驗:“學歷”、“資歷”、“履歷”。6.遍、盡。《周禮?夏官?量人》:“凡宰祭與鬱人受斝,歷而皆飲之。”唐?李商隱《詠史詩》:“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
“涉歷”的相關詞語
* 涉歷的讀音是:shè lì,涉歷的意思:涉歷 涉歷 1.[experience]∶經過;經歷 例:涉歷三載。蔡文姬《胡笳十八拍》中有“尋思涉歷兮多艱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2.[smatter]∶涉獵 例:涉歷經史 經過;經歷。 漢 王符 《潛夫論·勸將》:“故曰兵之設也久矣,涉歷五代,以迄于今,國未嘗不以德昌而兵彊也。” 宋 蘇軾 《答李琮書》:“涉歷諸夷族帳不少,自來自去,殊無留難。” 郭沫若 《革命春秋》九:“不過我到了后來……都覺得有點失悔,失悔我自己沒有去涉歷過那一段路。” 猶涉獵。 三國 魏 杜恕 《體論·用兵》:“家有書傳,頗嘗涉歷。” 《魏書·酷吏傳·高遵》:“涉歷文史,頗有筆札。” 郭沫若 《創造十年》二:“又于學生所志愿的學科沒有涉歷,他們總愛選些文學上的名著來做課本。”
基本解釋
涉歷 shèlì
(1) [experience]∶經過;經歷
涉歷三載
(2) [smatter]∶涉獵
涉歷經史
辭典解釋
涉歷 shè lì ㄕㄜˋ ㄌㄧˋ經歷。
《晉書.卷七八.孔愉傳》:「然宣下以來,涉歷三載,累遇慶會,遂未一試。」
《初刻拍案驚奇.卷四》:「摩勒用形,但能涉歷險阻,試他矯捷手段。」
英語 to experience
涉歷
涉歷1.[experience]∶經過;經歷
例:涉歷三載。蔡文姬《胡笳十八拍》中有“尋思涉歷兮多艱阻,四拍成兮益凄楚。”
2.[smatter]∶涉獵
例:涉歷經史
經過;經歷。
漢 王符 《潛夫論·勸將》:“故曰兵之設也久矣,涉歷五代,以迄于今,國未嘗不以德昌而兵彊也。”
宋 蘇軾 《答李琮書》:“涉歷諸夷族帳不少,自來自去,殊無留難。”
郭沫若 《革命春秋》九:“不過我到了后來……都覺得有點失悔,失悔我自己沒有去涉歷過那一段路。”
猶涉獵。
三國 魏 杜恕 《體論·用兵》:“家有書傳,頗嘗涉歷。”
《魏書·酷吏傳·高遵》:“涉歷文史,頗有筆札。”
郭沫若 《創造十年》二:“又于學生所志愿的學科沒有涉歷,他們總愛選些文學上的名著來做課本。”
【涉】:1.從水里走過去。泛指從水上經過:跋山涉水。遠涉重洋。2.經歷:涉險。3.牽連;相關:牽涉。涉及。
【歷】:1.經過:“歷劫”、“歷險”、“歷盡滄桑”。2.踰越。《呂氏春秋?孟冬紀?安死》:“徑庭歷級,非禮也。”明?徐弘祖《徐霞客遊記?卷一上?遊雁宕山日記》:“一步一喘,數里,始歷高巔。”3.過去、已經過的:“歷代”、“歷屆”、“歷史”、“歷年”。《文選?沈約?宋書謝靈運傳論》:“至於先士茂製,諷高歷賞。”4.分明的、清晰的:“歷歷在目”、“往事歷歷”。唐?崔顥《黃鶴樓詩》:“晴川歷歷漢陽樹,春草萋萋鸚鵡洲。”5.過去的經驗:“學歷”、“資歷”、“履歷”。6.遍、盡。《周禮?夏官?量人》:“凡宰祭與鬱人受斝,歷而皆飲之。”唐?李商隱《詠史詩》:“歷覽前賢國與家,成由勤儉破由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