濁涇清渭的讀音 濁涇清渭的意思
【解釋】渭水清,涇水濁。比喻界限分明。【出處】晉·潘岳《西征賦》:“北有清渭濁涇,蘭池周曲。”【近義詞】涇渭分明【反義詞】是非不分【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
- 濁
- 涇
- 清
- 渭
“濁涇清渭”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uó jīng qīng wèi]
- 漢字注音:
- ㄓㄨㄛˊ ㄐㄧㄥ ㄑㄧㄥ ㄨㄟˋ
- 簡繁字形:
- 濁涇清渭
- 是否常用:
- 否
“濁涇清渭”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語本《詩.邶風.谷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孔穎達疏:"言涇水以有渭水清,故見涇水濁。"古以為涇水濁,渭水清。比喻是非善惡分明。 辭典解釋
濁涇清渭 zhuó jīng qīng wèi ㄓㄨㄛˊ ㄐㄧㄥ ㄑㄧㄥ ㄨㄟˋ 比喻明辨是非,判別善惡。參見「清渭濁涇」條。
唐.杜甫〈秋雨嘆〉詩:「去馬來牛不復辨,濁涇清渭何當分?」
網絡解釋
【解釋】渭水清,涇水濁。比喻界限分明。
【出處】晉·潘岳《西征賦》:“北有清渭濁涇,蘭池周曲。”
【近義詞】涇渭分明
【反義詞】是非不分
【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
“濁涇清渭”的單字解釋
【濁】:同“濁”。
【涇】:同“涇”。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渭】:渭河,水名。黃河主要支流。發源于甘肅渭源縣,向東橫貫陜西中部,到潼關入黃河,長818千米。下游渠道縱橫,富灌溉之利。
“濁涇清渭”的相關詞語
* 濁涇清渭的讀音是:zhuó jīng qīng wèi,濁涇清渭的意思:【解釋】渭水清,涇水濁。比喻界限分明。【出處】晉·潘岳《西征賦》:“北有清渭濁涇,蘭池周曲。”【近義詞】涇渭分明【反義詞】是非不分【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
基本解釋
語本《詩.邶風.谷風》:"涇以渭濁,湜湜其沚。"孔穎達疏:"言涇水以有渭水清,故見涇水濁。"古以為涇水濁,渭水清。比喻是非善惡分明。辭典解釋
濁涇清渭 zhuó jīng qīng wèi ㄓㄨㄛˊ ㄐㄧㄥ ㄑㄧㄥ ㄨㄟˋ比喻明辨是非,判別善惡。參見「清渭濁涇」條。
唐.杜甫〈秋雨嘆〉詩:「去馬來牛不復辨,濁涇清渭何當分?」
【解釋】渭水清,涇水濁。比喻界限分明。
【出處】晉·潘岳《西征賦》:“北有清渭濁涇,蘭池周曲。”
【近義詞】涇渭分明
【反義詞】是非不分
【語法】聯合式;作賓語、定語;含褒義
【濁】:同“濁”。
【涇】:同“涇”。
【清】:1.潔凈;清澄。與“濁”相對:清波。2.清楚;明白:分清敵我。說清道理。3.查點:清倉。4.寂靜:清幽。5.盡;完;一點不留:清除。6.不貪污:清廉。7.朝代名(1644—1911)。中國最后一個封建王朝。1616年(明萬歷四十四年)女真族努爾哈赤在中國東北部建立后金政權。1636年其子皇太極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亡,清世祖愛新覺羅·福臨入關,定都北京,逐步統一全國。1911年(清宣統三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年來的君主制度。
【渭】:渭河,水名。黃河主要支流。發源于甘肅渭源縣,向東橫貫陜西中部,到潼關入黃河,長818千米。下游渠道縱橫,富灌溉之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