犖犖大者的讀音 犖犖大者的意思
【解釋】犖犖:明顯。指明顯的重大的方面。【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天官書》:“此其犖犖大者。若至委曲小變,不可勝道。”【示例】今天講的內容很多,我們抓住~就行。【近義詞】舉足輕重【反義詞】可有可無、無足輕重、雞毛蒜皮【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褒義
- 犖
- 犖
- 大
- 者
“犖犖大者”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uò luò dà zhě]
- 漢字注音:
- ㄌㄨㄛˋ ㄌㄨㄛˋ ㄉㄚˋ ㄓㄜˇ
- 簡繁字形:
- 犖犖大者
- 是否常用:
- 否
“犖犖大者”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犖犖大者 luò luò dà zhě ㄌㄨㄛˋ ㄌㄨㄛˋ ㄉㄚˋ ㄓㄜˇ 非常明顯、明確。《史記.卷二七.天官書》:「此其犖犖大者。若至委曲小變,不可勝道。」也作「犖犖大端」。
網絡解釋
【解釋】犖犖:明顯。指明顯的重大的方面。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天官書》:“此其犖犖大者。若至委曲小變,不可勝道。”
【示例】今天講的內容很多,我們抓住~就行。
【近義詞】舉足輕重
【反義詞】可有可無、無足輕重、雞毛蒜皮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褒義
“犖犖大者”的單字解釋
【犖】:1.雜色牛,引申為雜色:怒犖(狂怒的雜色牛)。駁犖。2.特出,明顯:卓犖(特出)。犖犖(分明,明顯,如“犖犖大端”)
【犖】:1.雜色牛,引申為雜色:怒犖(狂怒的雜色牛)。駁犖。2.特出,明顯:卓犖(特出)。犖犖(分明,明顯,如“犖犖大端”)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者】:1.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形容詞性詞組、動詞性詞組后面,表示有此屬性或做此動作的人或事物:強者。老者。作者。讀者。勝利者。未渡者。賣柑者。符合標準者。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義后面,表示從事某項工作或信仰某個主義的人:文藝工作者。共產主義者。3.用在“二、三”等數詞和“前、后”等方位詞后面,指上文所說的事物:前者。后者。二者必居其一。兩者缺一不可。4.用在詞、詞組、分句后面表示停頓:風者,空氣流動而成。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語氣(多見于早期白話):路上小心在意者!6.姓。7.指示代詞。義同“這”(多見于早期白話):者番。者邊。
“犖犖大者”的相關詞語
* 犖犖大者的讀音是:luò luò dà zhě,犖犖大者的意思:【解釋】犖犖:明顯。指明顯的重大的方面。【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天官書》:“此其犖犖大者。若至委曲小變,不可勝道。”【示例】今天講的內容很多,我們抓住~就行。【近義詞】舉足輕重【反義詞】可有可無、無足輕重、雞毛蒜皮【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褒義
辭典解釋
犖犖大者 luò luò dà zhě ㄌㄨㄛˋ ㄌㄨㄛˋ ㄉㄚˋ ㄓㄜˇ非常明顯、明確。《史記.卷二七.天官書》:「此其犖犖大者。若至委曲小變,不可勝道。」也作「犖犖大端」。
【解釋】犖犖:明顯。指明顯的重大的方面。
【出處】西漢·司馬遷《史記·天官書》:“此其犖犖大者。若至委曲小變,不可勝道。”
【示例】今天講的內容很多,我們抓住~就行。
【近義詞】舉足輕重
【反義詞】可有可無、無足輕重、雞毛蒜皮
【語法】偏正式;作主語、賓語;含褒義
【犖】:1.雜色牛,引申為雜色:怒犖(狂怒的雜色牛)。駁犖。2.特出,明顯:卓犖(特出)。犖犖(分明,明顯,如“犖犖大端”)
【犖】:1.雜色牛,引申為雜色:怒犖(狂怒的雜色牛)。駁犖。2.特出,明顯:卓犖(特出)。犖犖(分明,明顯,如“犖犖大端”)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者】:1.用在形容詞、動詞或形容詞性詞組、動詞性詞組后面,表示有此屬性或做此動作的人或事物:強者。老者。作者。讀者。勝利者。未渡者。賣柑者。符合標準者。2.用在某某工作、某某主義后面,表示從事某項工作或信仰某個主義的人:文藝工作者。共產主義者。3.用在“二、三”等數詞和“前、后”等方位詞后面,指上文所說的事物:前者。后者。二者必居其一。兩者缺一不可。4.用在詞、詞組、分句后面表示停頓:風者,空氣流動而成。5.用在句尾表示希望或命令的語氣(多見于早期白話):路上小心在意者!6.姓。7.指示代詞。義同“這”(多見于早期白話):者番。者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