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全書派的讀音 百科全書派的意思
百科全書派 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在編纂《百科全書》(全稱為《百科全書,或科學、藝術和手工藝分類字典》)的過程中形成的派別。 《百科全書》主編是D.狄德羅。百科全書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羅為首的唯物論者,他們反對封建特權制度和天主教會,向往合理的社會,認為迷信、成見、愚昧無知是人類的大敵。主張一切制度和觀念要在理性的審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他們推崇機械工藝,孕育了資產階級務實謀利的精神。
- 百
- 科
- 全
- 書
- 派
“百科全書派”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ǎi kē quán shū pài]
- 漢字注音:
- ㄅㄞˇ ㄎㄜ ㄑㄩㄢˊ ㄕㄨ ㄆㄞˋ
- 簡繁字形:
- 百科全書派
- 是否常用:
- 否
“百科全書派”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8世紀法國一部分啟蒙思想家所形成的派別。因他們都參加過《百科全書》的編撰工作,故稱。包括狄德羅、伏爾泰、盧梭、愛爾維修、霍爾巴赫等。他們都反對天主教會、經院哲學以及封建等級制度,在當時影響很大。辭典解釋
百科全書派 bǎi kē quán shū pài ㄅㄞˇ ㄎㄜ ㄑㄩㄢˊ ㄕㄨ ㄆㄞˋ 十八世紀法國的一個思想學派。曾參與百科全書的編纂,反對天主教會和經院哲學以及封建等級制度,對當時的啟蒙運動有很大的影響。代表人物有狄德羅(Denis Dierot)?、孟德斯鳩(Montesquieu)?和盧梭(Rousseau)?等。
也稱為「辭典派」。
網絡解釋
百科全書派
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在編纂《百科全書》(全稱為《百科全書,或科學、藝術和手工藝分類字典》)的過程中形成的派別。
《百科全書》主編是D.狄德羅。百科全書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羅為首的唯物論者,他們反對封建特權制度和天主教會,向往合理的社會,認為迷信、成見、愚昧無知是人類的大敵。主張一切制度和觀念要在理性的審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他們推崇機械工藝,孕育了資產階級務實謀利的精神。
“百科全書派”的單字解釋
【百】:表示很多:百草。百貨。百科全書。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精神百倍。百聞不如一見。
【科】:1.學術或業務的類別:科目。文科。理科。專科。牙科。婦科。2.機關組織系統中按業務劃分的單位(級別比處低,比股高):秘書科。財務科。總務處下面分三個科。3.科舉考試,也指科舉考試的科目:科場。登科。開科取士。4.科班:坐科。出科。5.生物學中把同一目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科,如松柏目分為松科、杉科、柏科等,雞形目分為雉科、松雞科等。科以下為屬。6.姓。7.法律條文:金科玉律。作奸犯科。8.判定(刑罰):科刑。科罪。科以罰金。9.古典戲曲劇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動作時的用語,如笑科、飲酒科等。
【全】:1.完備;齊全:這部書不全。東西預備全了。棉花苗已出全。2.保全;使完整不缺:兩全其美。3.整個:全神貫注。全家光榮。全書十五卷。4.完全;都:全不是新的。不全是新的。他講的話我全記下來了。5.姓。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派】:1.指立場、見解或作風、習氣相同的一些人:黨派。學派。宗派。樂觀派。2.作風或風度:氣派。派頭。3.有派頭兒;有風度:小王穿上這身衣服真夠派的。4.a)用于派別:兩派學者對這個問題有兩種不同的看法。b)用于景色、氣象、聲音、語言等(前面用“一”字):好一派北國風光。一派新氣象。一派胡言。5.江河的支流,泛指分支。6.分配;派遣;委派;安排:分派。調(diào)派。派人送去。派用場。7.攤派:派糧派款。8.指摘(別人過失):派不是。9.一種帶餡兒的西式點心:蘋果派。巧克力派。[英pie]
“百科全書派”的相關詞語
* 百科全書派的讀音是:bǎi kē quán shū pài,百科全書派的意思:百科全書派 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在編纂《百科全書》(全稱為《百科全書,或科學、藝術和手工藝分類字典》)的過程中形成的派別。 《百科全書》主編是D.狄德羅。百科全書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羅為首的唯物論者,他們反對封建特權制度和天主教會,向往合理的社會,認為迷信、成見、愚昧無知是人類的大敵。主張一切制度和觀念要在理性的審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他們推崇機械工藝,孕育了資產階級務實謀利的精神。
基本解釋
18世紀法國一部分啟蒙思想家所形成的派別。因他們都參加過《百科全書》的編撰工作,故稱。包括狄德羅、伏爾泰、盧梭、愛爾維修、霍爾巴赫等。他們都反對天主教會、經院哲學以及封建等級制度,在當時影響很大。辭典解釋
百科全書派 bǎi kē quán shū pài ㄅㄞˇ ㄎㄜ ㄑㄩㄢˊ ㄕㄨ ㄆㄞˋ十八世紀法國的一個思想學派。曾參與百科全書的編纂,反對天主教會和經院哲學以及封建等級制度,對當時的啟蒙運動有很大的影響。代表人物有狄德羅(Denis Dierot)?、孟德斯鳩(Montesquieu)?和盧梭(Rousseau)?等。
也稱為「辭典派」。
百科全書派
18世紀法國啟蒙思想家在編纂《百科全書》(全稱為《百科全書,或科學、藝術和手工藝分類字典》)的過程中形成的派別。《百科全書》主編是D.狄德羅。百科全書派的核心是以狄德羅為首的唯物論者,他們反對封建特權制度和天主教會,向往合理的社會,認為迷信、成見、愚昧無知是人類的大敵。主張一切制度和觀念要在理性的審判庭上受到批判和衡量。他們推崇機械工藝,孕育了資產階級務實謀利的精神。
【百】:表示很多:百草。百貨。百科全書。百家爭鳴。百花齊放。精神百倍。百聞不如一見。
【科】:1.學術或業務的類別:科目。文科。理科。專科。牙科。婦科。2.機關組織系統中按業務劃分的單位(級別比處低,比股高):秘書科。財務科。總務處下面分三個科。3.科舉考試,也指科舉考試的科目:科場。登科。開科取士。4.科班:坐科。出科。5.生物學中把同一目的生物按照彼此相似的特征分為若干群,每一群叫一科,如松柏目分為松科、杉科、柏科等,雞形目分為雉科、松雞科等。科以下為屬。6.姓。7.法律條文:金科玉律。作奸犯科。8.判定(刑罰):科刑。科罪。科以罰金。9.古典戲曲劇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動作時的用語,如笑科、飲酒科等。
【全】:1.完備;齊全:這部書不全。東西預備全了。棉花苗已出全。2.保全;使完整不缺:兩全其美。3.整個:全神貫注。全家光榮。全書十五卷。4.完全;都:全不是新的。不全是新的。他講的話我全記下來了。5.姓。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派】:1.指立場、見解或作風、習氣相同的一些人:黨派。學派。宗派。樂觀派。2.作風或風度:氣派。派頭。3.有派頭兒;有風度:小王穿上這身衣服真夠派的。4.a)用于派別:兩派學者對這個問題有兩種不同的看法。b)用于景色、氣象、聲音、語言等(前面用“一”字):好一派北國風光。一派新氣象。一派胡言。5.江河的支流,泛指分支。6.分配;派遣;委派;安排:分派。調(diào)派。派人送去。派用場。7.攤派:派糧派款。8.指摘(別人過失):派不是。9.一種帶餡兒的西式點心:蘋果派。巧克力派。[英p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