睤怎么讀 睤的意思
“睤”字共有1個讀音:
[bì]

漢字 | 睤 |
---|---|
讀音 |
|
注音 | ㄅㄧˋ |
部首 | [目] 目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3 部外:8 |
異體字 | 睥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7764 |
其它編碼 | 五筆:hlgj 倉頡:buwml 鄭碼:lkan 四角:66021 |
筆順編碼 | 2511125121132 |
筆順筆畫 | 丨フ一一一丨フ一丨一一ノ丨 |
筆順名稱 | 豎 橫折 橫 橫 橫 豎 橫折 橫 豎 橫 橫 撇 豎 |
睤字的意思
古同“睥”。
睤字的基本解釋
睤字的詳細解釋
睤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睤【午集中】【目部】 康熙筆畫:13畫,部外筆畫:8畫
《廣韻》匹詣切《集韻》《韻會》匹計切,??音媲。《玉篇》左睤右睨。《集韻》睤睨,邪視也。
又通作?。《史記·信陵君傳》?睨,故久立。
又通作辟。《前漢·息夫躬傳》辟倪兩宮閒。
又通作?。《晉書·列傳》?睨漢廷。
又《宋史·儀衞志》睤睨,如華蓋而小。《唐書·儀衞志》作俾倪。
又《釋名》城上垣曰睤睨。言於其孔中睤睨非常也。一作??堄。與陴,壀??通。
又《集韻》普米切,媲上聲。義同。下從丌。俗作睤,非。
說文解字解釋
* 網站為您提供睤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