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蒸籠不盛氣的讀音 破蒸籠不盛氣的意思
破蒸籠不盛氣 比喻沒出息,無志氣。
- 破
- 蒸
- 籠
- 不
- 盛
- 氣
“破蒸籠不盛氣”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pò zhēng lóng bù shèng qì]
- 漢字注音:
- ㄆㄛˋ ㄓㄥ ㄌㄨㄥˊ ㄅㄨˋ ㄕㄥˋ ㄑㄧˋ
- 簡繁字形:
- 破蒸籠不盛氣
- 是否常用:
- 否
“破蒸籠不盛氣”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比喻沒出息,無志氣。 辭典解釋
破蒸籠不盛氣 pò zhēng lóng bù chéng qì ㄆㄛˋ ㄓㄥ ㄌㄨㄥˊ ㄅㄨˋ ㄔㄥˊ ㄑㄧˋ 盛,容納。破蒸籠不盛氣比喻人沒出息、沒志氣。
明.龍子猶《殺狗記.第六出》:「呸!破蒸籠不盛氣。他是孫大哥家里使喚的,我每吃酒,他來伏事的,到與他結義做朋友,沒志氣。」
網絡解釋
破蒸籠不盛氣
比喻沒出息,無志氣。
“破蒸籠不盛氣”的單字解釋
【破】:1.完整的東西受到損傷變得不完整:手破了。紙戳破了。襪子破了一個洞。2.使損壞;使分裂;劈開:破釜沉舟。勢如破竹。破開西瓜。3.整的換成零的:一元的票子破成兩張五角的。4.突破;破除(規定、習慣、思想等):破格。破例。破記錄。5.打敗(敵人);打下(據點):攻破城池。大破敵軍。6.花費:破鈔。破費。破工夫。7.使真相露出;揭穿:說破。一語道破。案子已經破了。8.受過損傷的;破爛的:破衣服。房子很破了。9.譏諷東西或人不好(含厭惡意):誰看那破戲!
【蒸】:1.液體受熱轉化成氣體上升:蒸發。水蒸氣。2.一種烹飪方法。利用沸水的熱氣使物品變熟、變熱:蒸饅頭。把冷飯蒸一下兒。
【籠】:[lóng]1.籠子:竹籠。兔籠。雞從籠里跑出來了。2.舊時囚禁犯人的刑具:囚籠。3.蒸籠:小籠包子。饅頭剛上籠。4.把手放在袖筒里:籠著手。[lǒng]籠子(lǒng·zi):箱籠。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盛】:[shèng]1.興盛;繁盛:全盛時期。桃花開得很盛。2.強烈;旺盛:年輕氣盛。火勢很盛。3.盛大;隆重:盛會。盛宴。4.豐富;豐盛:盛饌。5.深厚:盛情。盛意。6.普遍;廣泛:盛行。盛傳。7.用力大;程度深:盛贊。8.姓。[chéng]1.把東西放在容器里:盛飯。缸里盛滿了水。2.容納:這間屋子小,盛不了這么多東西。
【氣】:1.沒有一定的形狀、體積,能自由散布的物體:氣體。2.呼吸:沒氣了。氣厥。氣促。氣息。一氣呵成。3.自然界寒、曖、陰、晴等現象:氣候。氣溫。氣象。4.鼻子聞到的味:氣味。臭氣。5.人的精神狀態:氣概。氣節。氣魄。氣派。氣餒。6.怒,或使人發怒:不要氣我了。氣惱。氣盛(shèng)。忍氣吞聲。7.欺壓:受氣。8.中醫指能使人體器官發揮機能的動力:氣功。氣血。氣虛。9.中醫指某種癥象:痰氣。濕氣。10.景象:和氣。氣氛。氣韻(文章或書法繪畫的意境或韻味)。
“破蒸籠不盛氣”的相關詞語
* 破蒸籠不盛氣的讀音是:pò zhēng lóng bù shèng qì,破蒸籠不盛氣的意思:破蒸籠不盛氣 比喻沒出息,無志氣。
基本解釋
比喻沒出息,無志氣。辭典解釋
破蒸籠不盛氣 pò zhēng lóng bù chéng qì ㄆㄛˋ ㄓㄥ ㄌㄨㄥˊ ㄅㄨˋ ㄔㄥˊ ㄑㄧˋ盛,容納。破蒸籠不盛氣比喻人沒出息、沒志氣。
明.龍子猶《殺狗記.第六出》:「呸!破蒸籠不盛氣。他是孫大哥家里使喚的,我每吃酒,他來伏事的,到與他結義做朋友,沒志氣。」
破蒸籠不盛氣
比喻沒出息,無志氣。【破】:1.完整的東西受到損傷變得不完整:手破了。紙戳破了。襪子破了一個洞。2.使損壞;使分裂;劈開:破釜沉舟。勢如破竹。破開西瓜。3.整的換成零的:一元的票子破成兩張五角的。4.突破;破除(規定、習慣、思想等):破格。破例。破記錄。5.打敗(敵人);打下(據點):攻破城池。大破敵軍。6.花費:破鈔。破費。破工夫。7.使真相露出;揭穿:說破。一語道破。案子已經破了。8.受過損傷的;破爛的:破衣服。房子很破了。9.譏諷東西或人不好(含厭惡意):誰看那破戲!
【蒸】:1.液體受熱轉化成氣體上升:蒸發。水蒸氣。2.一種烹飪方法。利用沸水的熱氣使物品變熟、變熱:蒸饅頭。把冷飯蒸一下兒。
【籠】:[lóng]1.籠子:竹籠。兔籠。雞從籠里跑出來了。2.舊時囚禁犯人的刑具:囚籠。3.蒸籠:小籠包子。饅頭剛上籠。4.把手放在袖筒里:籠著手。[lǒng]籠子(lǒng·zi):箱籠。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盛】:[shèng]1.興盛;繁盛:全盛時期。桃花開得很盛。2.強烈;旺盛:年輕氣盛。火勢很盛。3.盛大;隆重:盛會。盛宴。4.豐富;豐盛:盛饌。5.深厚:盛情。盛意。6.普遍;廣泛:盛行。盛傳。7.用力大;程度深:盛贊。8.姓。[chéng]1.把東西放在容器里:盛飯。缸里盛滿了水。2.容納:這間屋子小,盛不了這么多東西。
【氣】:1.沒有一定的形狀、體積,能自由散布的物體:氣體。2.呼吸:沒氣了。氣厥。氣促。氣息。一氣呵成。3.自然界寒、曖、陰、晴等現象:氣候。氣溫。氣象。4.鼻子聞到的味:氣味。臭氣。5.人的精神狀態:氣概。氣節。氣魄。氣派。氣餒。6.怒,或使人發怒:不要氣我了。氣惱。氣盛(shèng)。忍氣吞聲。7.欺壓:受氣。8.中醫指能使人體器官發揮機能的動力:氣功。氣血。氣虛。9.中醫指某種癥象:痰氣。濕氣。10.景象:和氣。氣氛。氣韻(文章或書法繪畫的意境或韻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