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庭朗鏡的讀音 秦庭朗鏡的意思
【解釋】傳說 秦始皇 有鏡,能照見人腸胃五臟等。見《西京雜記》卷三。后因以“秦庭朗鏡”比喻明于審案的官吏。《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負屈寒儒,得遇 秦 庭朗鏡;行兇詭計,難逃 蕭相 明條。”
- 秦
- 庭
- 朗
- 鏡
“秦庭朗鏡”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qín tíng lǎng jìng]
- 漢字注音:
- ㄑㄧㄣˊ ㄊㄧㄥˊ ㄌㄤˇ ㄐㄧㄥˋ
- 簡繁字形:
- 秦庭朗鏡
- 是否常用:
- 否
“秦庭朗鏡”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傳說秦始皇有鏡,能照見人腸胃五臟等。見《西京雜記》卷三。后因以“秦庭朗鏡”比喻明于審案的官吏。辭典解釋
秦庭朗鏡 qín tíng lǎng jìng ㄑㄧㄣˊ ㄊㄧㄥˊ ㄌㄤˇ ㄐㄧㄥˋ 比喻官吏執法嚴明,判案公正,或辦事明察秋毫,公正無私。《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負屈寒儒,得過秦庭朗鏡。」也作「明鏡高懸」、「秦鏡高懸」。
網絡解釋
【解釋】傳說 秦始皇 有鏡,能照見人腸胃五臟等。見《西京雜記》卷三。后因以“秦庭朗鏡”比喻明于審案的官吏。《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負屈寒儒,得遇 秦 庭朗鏡;行兇詭計,難逃 蕭相 明條。”
“秦庭朗鏡”的單字解釋
【秦】:1.周朝國名(前770—前221)。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為諸侯。在今甘肅、陜西一帶。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建立秦朝。2.朝代名(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建立。建都咸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6年為劉邦領導的起義軍所滅。3.指陜西和甘肅。特指陜西。
【庭】:1.院子;院落:前庭。2.廳堂:大庭廣眾。3.司法機關審判案件的地方:法庭。開庭。
【朗】:1.光線充足;明亮:明朗。晴朗。開朗。天朗氣清。2.聲音清晰響亮:朗誦。朗讀。3.姓。
【鏡】:同“鏡”。
“秦庭朗鏡”的相關詞語
* 秦庭朗鏡的讀音是:qín tíng lǎng jìng,秦庭朗鏡的意思:【解釋】傳說 秦始皇 有鏡,能照見人腸胃五臟等。見《西京雜記》卷三。后因以“秦庭朗鏡”比喻明于審案的官吏。《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負屈寒儒,得遇 秦 庭朗鏡;行兇詭計,難逃 蕭相 明條。”
基本解釋
傳說秦始皇有鏡,能照見人腸胃五臟等。見《西京雜記》卷三。后因以“秦庭朗鏡”比喻明于審案的官吏。辭典解釋
秦庭朗鏡 qín tíng lǎng jìng ㄑㄧㄣˊ ㄊㄧㄥˊ ㄌㄤˇ ㄐㄧㄥˋ比喻官吏執法嚴明,判案公正,或辦事明察秋毫,公正無私。《初刻拍案驚奇.卷一一》:「負屈寒儒,得過秦庭朗鏡。」也作「明鏡高懸」、「秦鏡高懸」。
【解釋】傳說 秦始皇 有鏡,能照見人腸胃五臟等。見《西京雜記》卷三。后因以“秦庭朗鏡”比喻明于審案的官吏。《初刻拍案驚奇》卷十一:“負屈寒儒,得遇 秦 庭朗鏡;行兇詭計,難逃 蕭相 明條。”
【秦】:1.周朝國名(前770—前221)。戰國七雄之一。公元前770年周封秦襄公為諸侯。在今甘肅、陜西一帶。公元前221年統一六國建立秦朝。2.朝代名(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建立。建都咸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王朝。公元前209年陳勝、吳廣起義,公元前206年為劉邦領導的起義軍所滅。3.指陜西和甘肅。特指陜西。
【庭】:1.院子;院落:前庭。2.廳堂:大庭廣眾。3.司法機關審判案件的地方:法庭。開庭。
【朗】:1.光線充足;明亮:明朗。晴朗。開朗。天朗氣清。2.聲音清晰響亮:朗誦。朗讀。3.姓。
【鏡】:同“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