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學績文的讀音 種學績文的意思
【解釋】培養學識,積累文才。 唐 韓愈 《藍田縣丞廳壁記》:“ 博陵 崔斯立 種學績文,以蕃其有。”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國家之意,本欲使之種學績文,以為異日公卿之儲。” 明 宋濂 《瑞安吳門三貞母墓版文》:“種學織文,名播于邇遐。”
- 種
- 學
- 績
- 文
“種學績文”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ǒng xué jì wén]
- 漢字注音:
- ㄓㄨㄥˇ ㄒㄩㄝˊ ㄐㄧˋ ㄨㄣˊ
- 簡繁字形:
- 種學績文
- 是否常用:
- 否
“種學績文”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培養學識﹐積累文才。
網絡解釋
【解釋】培養學識,積累文才。 唐 韓愈 《藍田縣丞廳壁記》:“ 博陵 崔斯立 種學績文,以蕃其有。”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國家之意,本欲使之種學績文,以為異日公卿之儲。” 明 宋濂 《瑞安吳門三貞母墓版文》:“種學織文,名播于邇遐。”
“種學績文”的單字解釋
【種】:[zhǒng]1.植物的種子。2.人或其他生物的族類。3.引申為後嗣。4.種類。5.引申為量詞。表示類別。6.即物種。生物分類系統上所用的基本單位。小麥是單子葉植物禾本科小麥屬的一種;貓是哺乳動物貓科貓屬的一種。7.頭髮短少貌。8.指膽量或骨氣。9.同“腫”。10.古地名。[zhòng]1.把植物或它的種子埋入土中使之生長。2.培養;培植。3.繁殖;養育。4.移植;接種。5.散布;傳播。6.點燃。
【學】:同“學”。
【績】:1.把蔴搓撚成線或繩:紡績。績麻。績火(古代夜間紡織時照明的燈火)。2.繼:“子盍亦遠績禹功而大庇民乎?”3.成果,功業:成績。功績。戰績。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種學績文”的相關詞語
* 種學績文的讀音是:zhǒng xué jì wén,種學績文的意思:【解釋】培養學識,積累文才。 唐 韓愈 《藍田縣丞廳壁記》:“ 博陵 崔斯立 種學績文,以蕃其有。”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國家之意,本欲使之種學績文,以為異日公卿之儲。” 明 宋濂 《瑞安吳門三貞母墓版文》:“種學織文,名播于邇遐。”
基本解釋
1.培養學識﹐積累文才。【解釋】培養學識,積累文才。 唐 韓愈 《藍田縣丞廳壁記》:“ 博陵 崔斯立 種學績文,以蕃其有。” 明 王鏊 《震澤長語·官制》:“國家之意,本欲使之種學績文,以為異日公卿之儲。” 明 宋濂 《瑞安吳門三貞母墓版文》:“種學織文,名播于邇遐。”
【種】:[zhǒng]1.植物的種子。2.人或其他生物的族類。3.引申為後嗣。4.種類。5.引申為量詞。表示類別。6.即物種。生物分類系統上所用的基本單位。小麥是單子葉植物禾本科小麥屬的一種;貓是哺乳動物貓科貓屬的一種。7.頭髮短少貌。8.指膽量或骨氣。9.同“腫”。10.古地名。[zhòng]1.把植物或它的種子埋入土中使之生長。2.培養;培植。3.繁殖;養育。4.移植;接種。5.散布;傳播。6.點燃。
【學】:同“學”。
【績】:1.把蔴搓撚成線或繩:紡績。績麻。績火(古代夜間紡織時照明的燈火)。2.繼:“子盍亦遠績禹功而大庇民乎?”3.成果,功業:成績。功績。戰績。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