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等夷之志的讀音 等夷之志的意思

    等夷之志【解釋】《詩·大雅·桑柔》“貪人敗類” 鄭玄 箋:“類,等夷也。” 孔穎達 疏:“類,比類,故爲等夷,謂尊卑齊平朝庭之人。”后因以“等夷之志”謂臣下僭越朝廷之心。《北史·周宗室傳論》:“及 文后 崩殂,諸子沖幼,羣公懷等夷之志,天下有去就之心,卒能變 魏 爲 周 ,捍危獲乂者, 護 之力也。”亦作“ 等夷之心 ”。 清 龔自珍 《尊命》:“病者之尊其肺腑,其於君也,有等夷之心,有吾欲云云之志。”
    • děng
    • zhī
    • zhì

    “等夷之志”的讀音

    拼音讀音
    [děng yí zhī zhì]
    漢字注音:
    ㄉㄥˇ ㄧˊ ㄓ ㄓˋ
    簡繁字形:
    是否常用:

    “等夷之志”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詩.大雅.桑柔》"貪人敗類"鄭玄箋:"類﹐等夷也。"孔穎達疏:"類﹐比類﹐故為等夷﹐謂尊卑齊平朝庭之人。"后因以"等夷之志"謂臣下僭越朝廷之心。

    網絡解釋

    等夷之志

    【解釋】《詩·大雅·桑柔》“貪人敗類” 鄭玄 箋:“類,等夷也。” 孔穎達 疏:“類,比類,故爲等夷,謂尊卑齊平朝庭之人。”后因以“等夷之志”謂臣下僭越朝廷之心。《北史·周宗室傳論》:“及 文后 崩殂,諸子沖幼,羣公懷等夷之志,天下有去就之心,卒能變 魏 爲 周 ,捍危獲乂者, 護 之力也。”亦作“ 等夷之心 ”。 清 龔自珍 《尊命》:“病者之尊其肺腑,其於君也,有等夷之心,有吾欲云云之志。”

    “等夷之志”的單字解釋

    】:1.等級:同等。優等。2.種;類:這等事。此等人。3.用于等級:二等艙。共分三等。4.程度或數量上相同:相等。等于。大小不等。5.同“”(děng)。6.姓。7.等候;等待:等車。請稍等一會兒。8.等到:等我寫完這封信你再走。9.表示列舉未盡(可以疊用):北京、天津等地。紙張文具等等。10.列舉后煞尾:長江、黃河、黑龍江、珠江等四大河流。
    】:1.平坦;平安:化險為夷。2.破壞建筑物(使成為平地):燒夷彈。夷為平地。3.滅掉;殺盡:夷滅。夷族。4.我國古代稱東方的民族,也泛稱周邊的民族:淮夷。四夷。5.舊時泛指外國或外國人:夷情。華夷雜處。6.姓。
    】: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1.志向;志愿:立志。得志。志同道合。2.志氣;意志:人窮志不短。3.姓。4.稱輕重;量長短、多少:用秤志志。拿碗志一志。5.記:志喜。志哀。永志不忘。6.文字記錄:雜志。縣志。《三國志》。7.記號:標志。

    “等夷之志”的相關詞語

    * 等夷之志的讀音是:děng yí zhī zhì,等夷之志的意思:等夷之志【解釋】《詩·大雅·桑柔》“貪人敗類” 鄭玄 箋:“類,等夷也。” 孔穎達 疏:“類,比類,故爲等夷,謂尊卑齊平朝庭之人。”后因以“等夷之志”謂臣下僭越朝廷之心。《北史·周宗室傳論》:“及 文后 崩殂,諸子沖幼,羣公懷等夷之志,天下有去就之心,卒能變 魏 爲 周 ,捍危獲乂者, 護 之力也。”亦作“ 等夷之心 ”。 清 龔自珍 《尊命》:“病者之尊其肺腑,其於君也,有等夷之心,有吾欲云云之志。”
  • <td id="aya4y"><option id="aya4y"></option></td>
  • <td id="aya4y"></td>
    <xmp id="aya4y">
    <noscript id="aya4y"></noscript>
  • 蜜桃麻豆www久久国产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