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書的讀音 背書的意思
背書 (票據權利轉移方式)背書是指持票人為將票據權利轉讓給他人或者將一定的票據權利授予他人行使,而在票據背面或者粘單上記載有關事項并簽章的行為。背書按照目的不同分為轉讓背書和非轉讓背書;轉讓背書是以持票人將票據權利轉讓給他人為目的; 非轉讓背書是將特定的票據權利投予他人行使,包括委托收款背書和質押背書。無論何種目的,都應當記載背書事項并交付票據。 背書 (漢語詞語--背書)背書是轉讓匯票權利的一種法定手續,就是由匯票持有人在匯票背面簽上自己的名字,或再加上受讓人的名字,并把匯票交給受讓人的行為。
- 背
- 書
“背書”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bèi shū]
- 漢字注音:
- ㄅㄟˋ ㄕㄨ
- 簡繁字形:
- 背書
- 是否常用:
- 否
“背書”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背書 bèishū
(1) [repeat a lesson;recite a lesson form memory]∶背誦讀過的書
(2) [endorse,indorse]∶在票據背面簽名或蓋章
辭典解釋
背書 bèi shū ㄅㄟˋ ㄕㄨ 背誦念過的書。
如:「父親管教很嚴,每天要我背書。」
在票據或單證的背面簽名。表示該票據或單證的權利,由背書者轉讓給被背書者。
英語 to repeat a lesson, to learn by heart, to endorse a check
德語 Indossament (Rechtsw)?
法語 endos
網絡解釋
背書 (票據權利轉移方式)
背書是指持票人為將票據權利轉讓給他人或者將一定的票據權利授予他人行使,而在票據背面或者粘單上記載有關事項并簽章的行為。背書按照目的不同分為轉讓背書和非轉讓背書;轉讓背書是以持票人將票據權利轉讓給他人為目的; 非轉讓背書是將特定的票據權利投予他人行使,包括委托收款背書和質押背書。無論何種目的,都應當記載背書事項并交付票據。
背書 (漢語詞語--背書)
背書是轉讓匯票權利的一種法定手續,就是由匯票持有人在匯票背面簽上自己的名字,或再加上受讓人的名字,并把匯票交給受讓人的行為。
“背書”的單字解釋
【背】:[bèi]1.軀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對:后背。背影。擦擦背。2.(背兒)某些物體的反面或后部:手背。刀背兒。墨透紙背。3.(Bèi)姓。4.背部對著(跟“向”相對):背山面海。背水作戰。人心向背。5.離開:背井離鄉。6.躲避;瞞:光明正大,沒什么背人的事。7.背誦:背臺詞。書背熟了。8.違背;違反:背約。背信棄義。9.朝著相反的方向:他把臉背過去,裝著沒看見。10.偏僻:背靜。背街小巷。深山小路很背。11.不順利;倒霉:手氣背。12.聽覺不靈:耳朵有點背。[bēi]1.(人)用脊背馱:把草捆好背回村去。2.負擔;承擔:背債。這個責任我還背得起。3.指一個人一次背的量:一背麥子。一背柴火。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
“背書”的相關詞語
* 背書的讀音是:bèi shū,背書的意思:背書 (票據權利轉移方式)背書是指持票人為將票據權利轉讓給他人或者將一定的票據權利授予他人行使,而在票據背面或者粘單上記載有關事項并簽章的行為。背書按照目的不同分為轉讓背書和非轉讓背書;轉讓背書是以持票人將票據權利轉讓給他人為目的; 非轉讓背書是將特定的票據權利投予他人行使,包括委托收款背書和質押背書。無論何種目的,都應當記載背書事項并交付票據。 背書 (漢語詞語--背書)背書是轉讓匯票權利的一種法定手續,就是由匯票持有人在匯票背面簽上自己的名字,或再加上受讓人的名字,并把匯票交給受讓人的行為。
基本解釋
背書 bèishū
(1) [repeat a lesson;recite a lesson form memory]∶背誦讀過的書
(2) [endorse,indorse]∶在票據背面簽名或蓋章
辭典解釋
背書 bèi shū ㄅㄟˋ ㄕㄨ背誦念過的書。
如:「父親管教很嚴,每天要我背書。」
在票據或單證的背面簽名。表示該票據或單證的權利,由背書者轉讓給被背書者。
英語 to repeat a lesson, to learn by heart, to endorse a check
德語 Indossament (Rechtsw)?
法語 endos
背書 (票據權利轉移方式)
背書是指持票人為將票據權利轉讓給他人或者將一定的票據權利授予他人行使,而在票據背面或者粘單上記載有關事項并簽章的行為。背書按照目的不同分為轉讓背書和非轉讓背書;轉讓背書是以持票人將票據權利轉讓給他人為目的; 非轉讓背書是將特定的票據權利投予他人行使,包括委托收款背書和質押背書。無論何種目的,都應當記載背書事項并交付票據。背書 (漢語詞語--背書)
背書是轉讓匯票權利的一種法定手續,就是由匯票持有人在匯票背面簽上自己的名字,或再加上受讓人的名字,并把匯票交給受讓人的行為。【背】:[bèi]1.軀干的一部分,部位跟胸和腹相對:后背。背影。擦擦背。2.(背兒)某些物體的反面或后部:手背。刀背兒。墨透紙背。3.(Bèi)姓。4.背部對著(跟“向”相對):背山面海。背水作戰。人心向背。5.離開:背井離鄉。6.躲避;瞞:光明正大,沒什么背人的事。7.背誦:背臺詞。書背熟了。8.違背;違反:背約。背信棄義。9.朝著相反的方向:他把臉背過去,裝著沒看見。10.偏僻:背靜。背街小巷。深山小路很背。11.不順利;倒霉:手氣背。12.聽覺不靈:耳朵有點背。[bēi]1.(人)用脊背馱:把草捆好背回村去。2.負擔;承擔:背債。這個責任我還背得起。3.指一個人一次背的量:一背麥子。一背柴火。
【書】:1.“書”的繁體字。2.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教科書”﹑“圖畫書”﹑“百科全書”。3.信件:“家書”﹑“情書”。唐?杜甫《石壕吏詩》:“一男附書至,二男新戰死。”4.文件:“證書”﹑“說明書”﹑“申請書”。《儒林外史?第十九回》:“卻因講親的時節,不曾寫個婚書,沒有憑據。”5.字體:“草書”﹑“楷書”﹑“隸書”。《隋書?卷六十八?閻毗傳》:“能篆書,工草隸。尤善畫,為當時之妙。”6.見“六書”。7.姓。如清代有書綸。8.寫:“請以中文書寫。”、“大書凌煙閣三字。”9.記載。《周禮?地官?黨正》:“正歲屬民讀法,而書其德行道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