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文匽武的讀音 興文匽武的意思
【解釋】崇尚文治,偃息兵戎。
- 興
- 文
- 匽
- 武
“興文匽武”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xīng wén diào wǔ]
- 漢字注音:
- ㄒㄧㄥ ㄨㄣˊ ㄧㄢˇ ㄨˇ
- 簡繁字形:
- 興文匽武
- 是否常用:
- 否
“興文匽武”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崇尚文治,偃息兵戎。辭典解釋
興文匽武 xīng wén yǎn wǔ ㄒㄧㄥ ㄨㄣˊ ㄧㄢˇ ㄨˇ 停息戰爭,振興文化經濟。
《漢書.卷二二.禮樂志》:「清和六合,制數以五。海內安寧,興文匽武。」
《樂府詩集.卷一.郊廟歌辭一.漢郊祀歌.帝臨》:「海內安寧,興文匽武。」
網絡解釋
【解釋】崇尚文治,偃息兵戎。
“興文匽武”的單字解釋
【興】:1.起身;起來。2.興起。3.派遣;出發。4.徵聚。5.推舉;起用。6.產生。7.猶動。8.猶作。9.猶升。10.倡導。11.創辦;舉辦。12.設立;製造。13.成功;成就。14.昌盛;興旺。15.胖。16.流行;時行。17.寵慣。18.準許,許可。19.或許,也許。20.語氣詞。21.姓。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匽】:[yǎn]1.隱藏。2.古同“偃”(a.倒伏。b.停止)。3.古兵器名,戟的一種。4.古通“燕(yān)”,古國名。[yàn]1.排污水的陰溝:匽溷。匽潴。2.廁所:匽廁。匽溲。3.古同“宴”,安。
【武】:1.關于軍事的(跟“文”相對):武器。武裝。武力。2.關于技擊的:武術。武藝。3.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火。4.姓。5.半步,泛指腳步:繼武。踵武。見〖步武〗。
“興文匽武”的相關詞語
* 興文匽武的讀音是:xīng wén diào wǔ,興文匽武的意思:【解釋】崇尚文治,偃息兵戎。
基本解釋
崇尚文治,偃息兵戎。辭典解釋
興文匽武 xīng wén yǎn wǔ ㄒㄧㄥ ㄨㄣˊ ㄧㄢˇ ㄨˇ停息戰爭,振興文化經濟。
《漢書.卷二二.禮樂志》:「清和六合,制數以五。海內安寧,興文匽武。」
《樂府詩集.卷一.郊廟歌辭一.漢郊祀歌.帝臨》:「海內安寧,興文匽武。」
【解釋】崇尚文治,偃息兵戎。
【興】:1.起身;起來。2.興起。3.派遣;出發。4.徵聚。5.推舉;起用。6.產生。7.猶動。8.猶作。9.猶升。10.倡導。11.創辦;舉辦。12.設立;製造。13.成功;成就。14.昌盛;興旺。15.胖。16.流行;時行。17.寵慣。18.準許,許可。19.或許,也許。20.語氣詞。21.姓。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匽】:[yǎn]1.隱藏。2.古同“偃”(a.倒伏。b.停止)。3.古兵器名,戟的一種。4.古通“燕(yān)”,古國名。[yàn]1.排污水的陰溝:匽溷。匽潴。2.廁所:匽廁。匽溲。3.古同“宴”,安。
【武】:1.關于軍事的(跟“文”相對):武器。武裝。武力。2.關于技擊的:武術。武藝。3.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火。4.姓。5.半步,泛指腳步:繼武。踵武。見〖步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