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彈而求鴞炙的讀音 見彈而求鴞炙的意思
辭典解釋見彈而求鸮炙 jiàn dàn ér qiú xiāo zhì 看到彈丸就想到烤鸮肉。比喻算計得太早。 《莊子.齊物論》:「且女亦大早計,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鸮炙。」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九四.坐忘論》:「今徒學語其圣德,而不知圣之所以德,可謂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鸮炙,何其造次哉。」
- 見
- 彈
- 而
- 求
- 鴞
- 炙
“見彈而求鴞炙”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jiàn dàn ér qiú xiāo zhì]
- 漢字注音:
- ㄐㄧㄢˋ ㄉㄢˋ ㄦˊ ㄑㄧㄡˊ ㄒㄧㄠ ㄓˋ
- 簡繁字形:
- 見彈而求鸮炙
- 是否常用:
- 否
“見彈而求鴞炙”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見彈而求鸮炙 jiàn dàn ér qiú xiāo zhì ㄐㄧㄢˋ ㄉㄢˋ ㄦˊ ㄑㄧㄡˊ ㄒㄧㄠ ㄓˋ 看到彈丸就想到烤鸮肉。比喻算計得太早。
《莊子.齊物論》:「且女亦大早計,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鸮炙。」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九四.坐忘論》:「今徒學語其圣德,而不知圣之所以德,可謂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鸮炙,何其造次哉。」
網絡解釋
“見彈而求鴞炙”的單字解釋
【見】:[jiàn]1.看見;看到。2.謁見;拜見。3.見面;會見。4.指接見。5.遇到;接觸。6.見解;見識。7.引申為主意,辦法。8.知道;覺得。9.引申為辨別。10.聽說;聽見;聽到。11.比試;較量。12.預料;想見。13.希望;打算。14.用在動詞前面表示被動。相當於被,受到。15.用在動詞前面,稱代自己。16.助詞。表示動作持續。17.用在動詞後面。表示結果。18.用在動詞前面。表示謙抑、客套。19.用在表示長寬、體積等數量詞後面。表示約數。20.方言。猶每。[xiàn]1.“現”的古字。顯現;顯露。2.“現”的古字。顯示;表示。3.“現”的古字。現在。4.“現”的古字。現成。5.介紹;薦舉。6.進獻。
【彈】:[dàn]1.彈弓。2.彈丸。後亦指槍彈、炮彈、炸彈等。3.圓形的果實。4.禽鳥的蛋。5.但,只管。[tán]1.用彈丸射擊。2.引申為射死,槍殺。3.搖動;轉動。4.由於一物的彈性作用使另一物射出去。5.凸出,瞪。6.用手指撥弄琴弦。7.引申為琴曲。8.彈擊;叩打。9.割開,挑破。10.揮灑(淚水)。11.在天平上撥動準星。謂稱量。12.彈劾。13.引申為譏訕、指摘。14.繩索。
【而】: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而艱巨的任務。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而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難而畏懼而退卻而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而來。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因公而死。視情況而定。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5.姓。
【求】:1.請求:求救。求教。求您幫我做一件事。2.要求:力求改進。精益求精。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3.追求;探求;尋求:求學問。實事求是。刻舟求劍。不求名利。4.需求;需要:供求關系。供過于求。5.姓。
【鴞】:同“鸮”。
【炙】:1.烤:炙肉。2.比喻受熏陶、影響:親炙。3.烤熟的肉:殘杯冷炙。
“見彈而求鴞炙”的相關詞語
* 見彈而求鴞炙的讀音是:jiàn dàn ér qiú xiāo zhì,見彈而求鴞炙的意思:辭典解釋見彈而求鸮炙 jiàn dàn ér qiú xiāo zhì 看到彈丸就想到烤鸮肉。比喻算計得太早。 《莊子.齊物論》:「且女亦大早計,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鸮炙。」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九四.坐忘論》:「今徒學語其圣德,而不知圣之所以德,可謂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鸮炙,何其造次哉。」
辭典解釋
見彈而求鸮炙 jiàn dàn ér qiú xiāo zhì ㄐㄧㄢˋ ㄉㄢˋ ㄦˊ ㄑㄧㄡˊ ㄒㄧㄠ ㄓˋ看到彈丸就想到烤鸮肉。比喻算計得太早。
《莊子.齊物論》:「且女亦大早計,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鸮炙。」
宋.張君房《云笈七簽.卷九四.坐忘論》:「今徒學語其圣德,而不知圣之所以德,可謂見卵而求時夜,見彈而求鸮炙,何其造次哉。」
【見】:[jiàn]1.看見;看到。2.謁見;拜見。3.見面;會見。4.指接見。5.遇到;接觸。6.見解;見識。7.引申為主意,辦法。8.知道;覺得。9.引申為辨別。10.聽說;聽見;聽到。11.比試;較量。12.預料;想見。13.希望;打算。14.用在動詞前面表示被動。相當於被,受到。15.用在動詞前面,稱代自己。16.助詞。表示動作持續。17.用在動詞後面。表示結果。18.用在動詞前面。表示謙抑、客套。19.用在表示長寬、體積等數量詞後面。表示約數。20.方言。猶每。[xiàn]1.“現”的古字。顯現;顯露。2.“現”的古字。顯示;表示。3.“現”的古字。現在。4.“現”的古字。現成。5.介紹;薦舉。6.進獻。
【彈】:[dàn]1.彈弓。2.彈丸。後亦指槍彈、炮彈、炸彈等。3.圓形的果實。4.禽鳥的蛋。5.但,只管。[tán]1.用彈丸射擊。2.引申為射死,槍殺。3.搖動;轉動。4.由於一物的彈性作用使另一物射出去。5.凸出,瞪。6.用手指撥弄琴弦。7.引申為琴曲。8.彈擊;叩打。9.割開,挑破。10.揮灑(淚水)。11.在天平上撥動準星。謂稱量。12.彈劾。13.引申為譏訕、指摘。14.繩索。
【而】:1.連接動詞、形容詞或詞組、分句等。a)連接語意相承的成分:偉大而艱巨的任務。戰而勝之。取而代之。我們正從事一個偉大的事業,而偉大的事業必須有最廣泛的群眾的參加和支持。b)連接肯定和否定互相補充的成分:梔子花的香,濃而不烈,清而不淡。馬克思主義叫我們看問題不要從抽象的定義出發,而要從客觀存在的事實出發。c)連接語意相反的成分,表示轉折:如果能集中生產而不集中,就會影響改進技術、提高生產。d)連接事理上前后相因的成分:因困難而畏懼而退卻而消極的人,不會有任何成就。2.有“到”的意思:一而再,再而三。由秋而冬。由南而北。3.把表示時間、方式、目的、原因、依據等的成分連接到動詞上面:匆匆而來。挺身而出。為正義而戰。因公而死。視情況而定。4.插在主語謂語中間,有“如果”的意思:民族戰爭而不依靠人民大眾,毫無疑義將不能取得勝利。5.姓。
【求】:1.請求:求救。求教。求您幫我做一件事。2.要求:力求改進。精益求精。生物都有求生存的本能。3.追求;探求;尋求:求學問。實事求是。刻舟求劍。不求名利。4.需求;需要:供求關系。供過于求。5.姓。
【鴞】:同“鸮”。
【炙】:1.烤:炙肉。2.比喻受熏陶、影響:親炙。3.烤熟的肉:殘杯冷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