諑怎么讀 諑的意思
“諑”字共有1個讀音:
[zhuó]

漢字 | 諑 |
---|---|
讀音 |
|
注音 | ㄓㄨㄛˊ |
部首 | [言] 言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5 部外:8 |
異體字 | 諑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簡體字形 | 諑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AD1 |
其它編碼 | 五筆:yeyy|ygey 倉頡:yrmso 鄭碼:sgs 四角:01632 |
筆順編碼 | 411125113533434 |
筆順筆畫 | 丶一一一丨フ一一ノフノノ丶ノ丶 |
筆順名稱 | 點 橫 橫 橫 豎 橫折 橫 橫 撇 彎鉤 撇 撇 點 撇 捺 |
諑字的意思
造謠譭謗:謠諑。
諑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諑
zhuó ㄓㄨㄛˊ
◎ 造謠譭謗:謠諑。
英語 slander; gossip; rumors
德語 jammern, reklamieren
諑字的詳細解釋
諑字的辭典解釋
諑ㄓㄨㄛˊzhuó名
讒言、謠言。《楚辭·屈原·離騷》:「眾女嫉余之娥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漢·王逸·注:「諑,猶譖也。」
康熙字典解釋
諑【酉集上】【言部】 康熙筆畫:15畫,部外筆畫:8畫
《廣韻》《集韻》《韻會》《正韻》??竹角切,音斲。《廣雅》訴也,責也,譖也,?也。《揚子·方言》楚以南謂愬爲諑。《屈原·離騷》衆女嫉予之蛾眉兮,謠諑謂予以善淫。《註》謠,謂毀也。諑,猶譖也。《元包經》諑加于譎,傳曰:遭讒毀也。《韓愈·納涼聯句》拙謀傷巧諑。
又《韻會小補》通作椓。引《左傳·哀十七年》又使椓之註,訴也。
說文解字解釋
諑字組詞
* 網站為您提供諑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