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夏的讀音 諸夏的意思
諸夏 (修戈著網絡小說)《諸夏》是網絡小說家修戈縮寫的一部穿越小說連載于起點中文網。諸夏即周朝時華夏,與蠻夷戎狄四夷區分。內容介紹這是一個無限黑暗的年代,山河破碎,軍閥混戰,匪賊遍地,列強橫行。 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年代,國運重振,民心覺醒,群雄奮起,壯士拔劍。 諸夏 (漢語詞語)諸夏,漢語詞匯。 拼音:zhū xià 釋義:1、周代分封的“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諸侯國 。泛指中原地區。 2.指 中原,中國。 3.漢族前身之一,同華夏。
- 諸
- 夏
“諸夏”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ū xià]
- 漢字注音:
- ㄓㄨ ㄒㄧㄚˋ
- 簡繁字形:
- 諸夏
- 是否常用:
- 否
“諸夏”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周代分封的中原各個諸侯國。泛指中原地區。 2.指中國。 辭典解釋
諸夏 zhū xià ㄓㄨ ㄒㄧㄚˋ 古代對中國的泛稱。封建時代,天子之下,諸侯國很多,故稱為「諸夏」。
《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以服事諸夏。」
《論語.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網絡解釋
諸夏 (修戈著網絡小說)
《諸夏》是網絡小說家修戈縮寫的一部穿越小說連載于起點中文網。諸夏即周朝時華夏,與蠻夷戎狄四夷區分。內容介紹這是一個無限黑暗的年代,山河破碎,軍閥混戰,匪賊遍地,列強橫行。
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年代,國運重振,民心覺醒,群雄奮起,壯士拔劍。
諸夏 (漢語詞語)
諸夏,漢語詞匯。
拼音:zhū xià
釋義:1、周代分封的“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諸侯國 。泛指中原地區。
2.指 中原,中國。
3.漢族前身之一,同華夏。
“諸夏”的單字解釋
【諸】:1.眾;許多:諸位。諸君。諸侯。諸子百家。2.姓。3.“之于(於)”或“之乎”的合音:付諸實施(=之于)。數易其稿,而后公諸社會(=之于)。有諸(=之乎)?
【夏】:1.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體是農歷四月至六月。2.指中國:華夏。3.朝代名。1.(約前2070—約前1600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相傳為夏后氏部落聯盟首領禹所建立。曾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陽翟(今河南禹縣)等地。傳到桀,為商湯所滅。2.十六國之一(407—431)。匈奴族赫連勃勃建立。建都統萬城(今陜西靖邊東北)。為吐谷渾所滅。3.(1032—1227)。北宋時黨項族李元昊(hào)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建都興慶(今寧夏銀川),史稱西夏。為蒙古所滅。
“諸夏”的相關詞語
“諸夏”造句
聞文、武受命,伐不義以安諸侯大夫,未聞弊諸夏以役夷、狄也。
涂雖曲而通諸夏則由諸,川雖曲而通諸海則由諸。
在孔子生活的時代,“諸夏”已經全然忘卻了這個美好的名字所象征的優雅的文化傳統。
楚國的地租制度一開始便與中原諸夏不盡相同,至戰國中期已成為新興地主階級向農民轉嫁自己沉重賦稅負荷的重要手段。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也。孔子
蚩尤既就有外國,稔知諸夏九黎終不能并存于世。
蒙陰縣坦埠鎮諸夏社區居民蹇兆勝,是一名有著17年黨齡的老黨員。
圣德隆茂,光被四表,諸夏乂清,幽荒率從。
* 諸夏的讀音是:zhū xià,諸夏的意思:諸夏 (修戈著網絡小說)《諸夏》是網絡小說家修戈縮寫的一部穿越小說連載于起點中文網。諸夏即周朝時華夏,與蠻夷戎狄四夷區分。內容介紹這是一個無限黑暗的年代,山河破碎,軍閥混戰,匪賊遍地,列強橫行。 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年代,國運重振,民心覺醒,群雄奮起,壯士拔劍。 諸夏 (漢語詞語)諸夏,漢語詞匯。 拼音:zhū xià 釋義:1、周代分封的“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諸侯國 。泛指中原地區。 2.指 中原,中國。 3.漢族前身之一,同華夏。
基本解釋
1.周代分封的中原各個諸侯國。泛指中原地區。 2.指中國。辭典解釋
諸夏 zhū xià ㄓㄨ ㄒㄧㄚˋ古代對中國的泛稱。封建時代,天子之下,諸侯國很多,故稱為「諸夏」。
《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以服事諸夏。」
《論語.八佾》:「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亡也。」
諸夏 (修戈著網絡小說)
《諸夏》是網絡小說家修戈縮寫的一部穿越小說連載于起點中文網。諸夏即周朝時華夏,與蠻夷戎狄四夷區分。內容介紹這是一個無限黑暗的年代,山河破碎,軍閥混戰,匪賊遍地,列強橫行。這是一個充滿希望的年代,國運重振,民心覺醒,群雄奮起,壯士拔劍。
諸夏 (漢語詞語)
諸夏,漢語詞匯。拼音:zhū xià
釋義:1、周代分封的“王之支子母弟甥舅”諸侯國 。泛指中原地區。
2.指 中原,中國。
3.漢族前身之一,同華夏。
【諸】:1.眾;許多:諸位。諸君。諸侯。諸子百家。2.姓。3.“之于(於)”或“之乎”的合音:付諸實施(=之于)。數易其稿,而后公諸社會(=之于)。有諸(=之乎)?
【夏】:1.夏季,一年的第二季,大體是農歷四月至六月。2.指中國:華夏。3.朝代名。1.(約前2070—約前1600年)。中國歷史上第一個奴隸制王朝。相傳為夏后氏部落聯盟首領禹所建立。曾建都安邑(今山西夏縣西北)、陽翟(今河南禹縣)等地。傳到桀,為商湯所滅。2.十六國之一(407—431)。匈奴族赫連勃勃建立。建都統萬城(今陜西靖邊東北)。為吐谷渾所滅。3.(1032—1227)。北宋時黨項族李元昊(hào)在中國西北地區建立。建都興慶(今寧夏銀川),史稱西夏。為蒙古所滅。
聞文、武受命,伐不義以安諸侯大夫,未聞弊諸夏以役夷、狄也。
涂雖曲而通諸夏則由諸,川雖曲而通諸海則由諸。
在孔子生活的時代,“諸夏”已經全然忘卻了這個美好的名字所象征的優雅的文化傳統。
楚國的地租制度一開始便與中原諸夏不盡相同,至戰國中期已成為新興地主階級向農民轉嫁自己沉重賦稅負荷的重要手段。
夷狄之有君,不如諸夏之無也。孔子
蚩尤既就有外國,稔知諸夏九黎終不能并存于世。
蒙陰縣坦埠鎮諸夏社區居民蹇兆勝,是一名有著17年黨齡的老黨員。
圣德隆茂,光被四表,諸夏乂清,幽荒率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