銖兩的讀音 銖兩的意思
銖兩 一銖一兩。引申為極輕的分量。《子華子·北宮子仕》:“夫平猶權衡然,加銖兩則移矣。
- 銖
- 兩
“銖兩”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zhū liǎng]
- 漢字注音:
- ㄓㄨ ㄌㄧㄤˇ
- 簡繁字形:
- 銖兩
- 是否常用:
- 否
“銖兩”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1.一銖一兩。引申為極輕的分量。 2.比喻微小。 3.借指微小之物。 4.特指極少量的錢財﹑銀兩。 5.謂分出輕重。喻品評。 辭典解釋
銖兩 zhū liǎng ㄓㄨ ㄌㄧㄤˇ 比喻極細微、輕微。
《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傳.端沐賜傳》:「王者不絕世,霸者無彊敵,千鈞之重加銖兩而移。」
《淮南子.齊俗》:「夫挈輕重,不失銖兩,圣人弗用。」
網絡解釋
銖兩
一銖一兩。引申為極輕的分量。《子華子·北宮子仕》:“夫平猶權衡然,加銖兩則移矣。
“銖兩”的單字解釋
【銖】:古代質量單位。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常指極輕的分量。
【兩】:1.“兩”和“二”用法不全同。讀數目字只用“二”不用“兩”,如“一、二、三、四”。小數和分數只用“二”不用“兩”,如“零點二(0.2),三分之二”。序數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詞前,用“兩”不用“二”。在傳統的度量衡單位前,“兩”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為多(“二兩”不能說“兩兩”)。新的度量衡單位前一般用“兩”,如“兩噸、兩公里”。在多位數中,百、十、個位用“二”不用“兩”,如“二百二十二”。“千、萬、億”的前面,“兩”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萬二千”、“兩億二千萬”,“千”在“萬、億”后,以用“二”為常。2.雙方:兩便。兩可。兩全其美。兩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數目,和“幾”差不多:過兩天再說。他真有兩下子。我跟你說兩句話。4.姓。5.質量或重量單位,10錢等于1兩,舊制16兩等于1斤,1兩合31.25克;后改為10市兩等于1市斤,1兩合50克。
“銖兩”的相關詞語
“銖兩”造句
這兩幅畫倒是銖兩悉稱,很難分出誰優誰劣來。
經比較,咬下的兩塊肉大小、輕重,銖兩悉稱、不分伯仲。
兩人一時銖兩悉稱,心中不覺惺惺相惜。
同時,安祿山還令府縣追查,‘銖兩之物無不窮治,連引搜捕,支蔓無窮,民間騷然’。
史阿公子與龐令明銖兩悉稱,再斗下去,兩虎相搏,必有一傷,不若就此罷手,各自休息。
這一下變生俄頃,轉瞬即逝,眾人都為之一驚,相顧霍然,卻見馬超朗聲道:史阿公子與龐令明銖兩悉稱,再斗下去,兩虎相搏,必有一傷,不若就此罷手,各自休息。
* 銖兩的讀音是:zhū liǎng,銖兩的意思:銖兩 一銖一兩。引申為極輕的分量。《子華子·北宮子仕》:“夫平猶權衡然,加銖兩則移矣。
基本解釋
1.一銖一兩。引申為極輕的分量。 2.比喻微小。 3.借指微小之物。 4.特指極少量的錢財﹑銀兩。 5.謂分出輕重。喻品評。辭典解釋
銖兩 zhū liǎng ㄓㄨ ㄌㄧㄤˇ比喻極細微、輕微。
《史記.卷六七.仲尼弟子傳.端沐賜傳》:「王者不絕世,霸者無彊敵,千鈞之重加銖兩而移。」
《淮南子.齊俗》:「夫挈輕重,不失銖兩,圣人弗用。」
銖兩
一銖一兩。引申為極輕的分量。《子華子·北宮子仕》:“夫平猶權衡然,加銖兩則移矣。【銖】:古代質量單位。一兩的二十四分之一。常指極輕的分量。
【兩】:1.“兩”和“二”用法不全同。讀數目字只用“二”不用“兩”,如“一、二、三、四”。小數和分數只用“二”不用“兩”,如“零點二(0.2),三分之二”。序數也只用“二”,如“第二、二哥”。在一般量詞前,用“兩”不用“二”。在傳統的度量衡單位前,“兩”和“二”一般都可用,用“二”為多(“二兩”不能說“兩兩”)。新的度量衡單位前一般用“兩”,如“兩噸、兩公里”。在多位數中,百、十、個位用“二”不用“兩”,如“二百二十二”。“千、萬、億”的前面,“兩”和“二”一般都可用,但如“三萬二千”、“兩億二千萬”,“千”在“萬、億”后,以用“二”為常。2.雙方:兩便。兩可。兩全其美。兩相情愿。3.表示不定的數目,和“幾”差不多:過兩天再說。他真有兩下子。我跟你說兩句話。4.姓。5.質量或重量單位,10錢等于1兩,舊制16兩等于1斤,1兩合31.25克;后改為10市兩等于1市斤,1兩合50克。
這兩幅畫倒是銖兩悉稱,很難分出誰優誰劣來。
經比較,咬下的兩塊肉大小、輕重,銖兩悉稱、不分伯仲。
兩人一時銖兩悉稱,心中不覺惺惺相惜。
同時,安祿山還令府縣追查,‘銖兩之物無不窮治,連引搜捕,支蔓無窮,民間騷然’。
史阿公子與龐令明銖兩悉稱,再斗下去,兩虎相搏,必有一傷,不若就此罷手,各自休息。
這一下變生俄頃,轉瞬即逝,眾人都為之一驚,相顧霍然,卻見馬超朗聲道:史阿公子與龐令明銖兩悉稱,再斗下去,兩虎相搏,必有一傷,不若就此罷手,各自休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