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介藏形的讀音 隱介藏形的意思
【解釋】介:鱗甲。隱藏形體,使人看不見。【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
- 隱
- 介
- 藏
- 形
“隱介藏形”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ǐn jiè cáng xíng]
- 漢字注音:
- ㄧㄣˇ ㄐㄧㄝˋ ㄘㄤˊ ㄒㄧㄥˊ
- 簡繁字形:
- 隱介藏形
- 是否常用:
- 否
“隱介藏形”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隱介藏形 yǐn jiè cáng xíng ㄧㄣˇ ㄐㄧㄝˋ ㄘㄤˊ ㄒㄧㄥˊ 隱藏甲殼、形體。
《三國演義.第二一回》:「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
網絡解釋
【解釋】介:鱗甲。隱藏形體,使人看不見。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
“隱介藏形”的單字解釋
【隱】:[yǐn]1.隱蔽;隱藏。2.掩蔽;掩護。3.隱諱;隱瞞。4.精深;微妙。5.燈或火熄滅。6.隱沒。7.隱居。8.指隱居的人。9.幽靜。10.窮。11.憂傷;疾苦。12.哀憐;同情。13.審核;審度。14.用同“穩”。安穩,穩定。15.威重貌。16.宏大。17.隱秘之事;私處。18.隱語,謎語。19.指用隱語暗示。20.短墻。21.琴上之飾。22.同“偃”。堵塞。23.同“偃”。仰臥。24.同“偃”。猶歇息。25.同“殷”。盛多。26.同“殷”。震動。27.姓。[yìn]1.依據;憑依。2.筑,擊。
【介】:1.在兩者當中:介紹。媒介。這座山介于兩縣之間。2.介紹:內容簡介。3.存留;放在(心里):介意。介懷。4.姓。5.鎧甲:介胄。6.甲殼:介蟲。介殼。7.耿直;有骨氣:耿介。8.用于人,相當于“個”(多表示微賤):一介書生。一介武夫。9.古典戲曲劇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動作時的用語,如笑介、飲酒介等。
【藏】:[cáng]1.隱蔽:躲藏。2.收存:藏書。[zàng]1.儲放大量東西的地方:寶藏。2.佛教、道教經典的總稱:道藏。3.西藏的簡稱:青藏公路。4.藏族。5.古又同“臟(zàng)”。
【形】:1.形狀:圓形。方形。圖形。地形。2.形體;實體:有形。無形。形影不離。3.顯露;表現:喜形于色。形諸筆墨。4.對照:相形見絀。5.姓。
“隱介藏形”的相關詞語
* 隱介藏形的讀音是:yǐn jiè cáng xíng,隱介藏形的意思:【解釋】介:鱗甲。隱藏形體,使人看不見。【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
辭典解釋
隱介藏形 yǐn jiè cáng xíng ㄧㄣˇ ㄐㄧㄝˋ ㄘㄤˊ ㄒㄧㄥˊ隱藏甲殼、形體。
《三國演義.第二一回》:「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
【解釋】介:鱗甲。隱藏形體,使人看不見。
【出處】明·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一回:“龍能大能小,能升能隱,大則興云吐霧,小則隱介藏形。”
【隱】:[yǐn]1.隱蔽;隱藏。2.掩蔽;掩護。3.隱諱;隱瞞。4.精深;微妙。5.燈或火熄滅。6.隱沒。7.隱居。8.指隱居的人。9.幽靜。10.窮。11.憂傷;疾苦。12.哀憐;同情。13.審核;審度。14.用同“穩”。安穩,穩定。15.威重貌。16.宏大。17.隱秘之事;私處。18.隱語,謎語。19.指用隱語暗示。20.短墻。21.琴上之飾。22.同“偃”。堵塞。23.同“偃”。仰臥。24.同“偃”。猶歇息。25.同“殷”。盛多。26.同“殷”。震動。27.姓。[yìn]1.依據;憑依。2.筑,擊。
【介】:1.在兩者當中:介紹。媒介。這座山介于兩縣之間。2.介紹:內容簡介。3.存留;放在(心里):介意。介懷。4.姓。5.鎧甲:介胄。6.甲殼:介蟲。介殼。7.耿直;有骨氣:耿介。8.用于人,相當于“個”(多表示微賤):一介書生。一介武夫。9.古典戲曲劇本中,指示角色表演動作時的用語,如笑介、飲酒介等。
【藏】:[cáng]1.隱蔽:躲藏。2.收存:藏書。[zàng]1.儲放大量東西的地方:寶藏。2.佛教、道教經典的總稱:道藏。3.西藏的簡稱:青藏公路。4.藏族。5.古又同“臟(zàng)”。
【形】:1.形狀:圓形。方形。圖形。地形。2.形體;實體:有形。無形。形影不離。3.顯露;表現:喜形于色。形諸筆墨。4.對照:相形見絀。5.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