隸文的讀音 隸文的意思
隸文 即隸書。 唐 張懷瓘 《書斷》卷上:“ 蔡邕 《圣皇篇》云:‘ 程邈 刪古立隸文。’”《宣和書譜·隸書敘論》:“ 秦 并六國,一天下,欲愚黔首,自我作古,往往非昔而是今。故以 李斯 變大篆,以 程邈 作隸文,種種有不勝言者。”參見“ 隸書 ”。
- 隸
- 文
“隸文”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ì wén]
- 漢字注音:
- ㄌㄧˋ ㄨㄣˊ
- 簡繁字形:
- 隸文
- 是否常用:
- 否
“隸文”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即隸書。
網絡解釋
隸文
即隸書。 唐 張懷瓘 《書斷》卷上:“ 蔡邕 《圣皇篇》云:‘ 程邈 刪古立隸文。’”《宣和書譜·隸書敘論》:“ 秦 并六國,一天下,欲愚黔首,自我作古,往往非昔而是今。故以 李斯 變大篆,以 程邈 作隸文,種種有不勝言者。”參見“ 隸書 ”。
“隸文”的單字解釋
【隸】:[lì]1.奴隸;奴僕。2.特指奴隸中的一個等級。3.罪人。4.指低賤的人。5.小臣;下臣。6.賤。參見“隸臣”。7.役使。8.指役事。9.差役。10.附屬;隸屬。11.追隨;跟隨。12.漢字字體的一種。即隸書。13.同“肄”。查閱;考察。14.同“肄”。研習;研究。15.姓。古有史官隸首。見漢·張衡《西京賦》。[dài]均同“隸”。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
“隸文”的相關詞語
* 隸文的讀音是:lì wén,隸文的意思:隸文 即隸書。 唐 張懷瓘 《書斷》卷上:“ 蔡邕 《圣皇篇》云:‘ 程邈 刪古立隸文。’”《宣和書譜·隸書敘論》:“ 秦 并六國,一天下,欲愚黔首,自我作古,往往非昔而是今。故以 李斯 變大篆,以 程邈 作隸文,種種有不勝言者。”參見“ 隸書 ”。
基本解釋
即隸書。隸文
即隸書。 唐 張懷瓘 《書斷》卷上:“ 蔡邕 《圣皇篇》云:‘ 程邈 刪古立隸文。’”《宣和書譜·隸書敘論》:“ 秦 并六國,一天下,欲愚黔首,自我作古,往往非昔而是今。故以 李斯 變大篆,以 程邈 作隸文,種種有不勝言者。”參見“ 隸書 ”。【隸】:[lì]1.奴隸;奴僕。2.特指奴隸中的一個等級。3.罪人。4.指低賤的人。5.小臣;下臣。6.賤。參見“隸臣”。7.役使。8.指役事。9.差役。10.附屬;隸屬。11.追隨;跟隨。12.漢字字體的一種。即隸書。13.同“肄”。查閱;考察。14.同“肄”。研習;研究。15.姓。古有史官隸首。見漢·張衡《西京賦》。[dài]均同“隸”。
【文】:1.字;語言的書面形式:甲骨文。英文。2.文章:散文。議論文。3.文言:半文半白。4.指文科:文理分科。5.非軍事的。與“武”相對:文職。文武雙全。6.柔和;不猛烈:文弱。文火。7.舊指禮節、儀式等:繁文縟節。8.指自然界的某些現象:天文。水文。9.在身上、臉上刺畫花紋或字:文身。文雙頰。10.文飾;掩飾:文過飾非。11.?量詞。用于舊時的銅錢:一文不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