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延之的讀音 顏延之的意思
顏延之 顏延之(384~456年),字延年,南朝宋文學家。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曾祖含,右光祿大夫。祖約,零陵太守。父顯,護軍司馬。少孤貧,居陋室,好讀書,無所不覽,文章之美,冠絕當時,與謝靈運并稱“顏謝”。嗜酒,不護細行,年三十猶未婚娶。
- 顏
- 延
- 之
“顏延之”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yán yán zhī]
- 漢字注音:
- ㄧㄢˊ ㄧㄢˊ ㄓ
- 簡繁字形:
- 顏延之
- 是否常用:
- 否
“顏延之”的意思
基本解釋
基本解釋
(384-456)南朝宋文學家。字延年,瑯邪臨沂(今屬山東)人。初仕晉,入宋后官至金紫光祿大夫。與謝靈運齊名,世稱“顏謝”,但實際成就不如謝。有《五君詠》等名篇。明人輯有《顏光祿集》。辭典解釋
顏延之 yán yán zhī ㄧㄢˊ ㄧㄢˊ ㄓ 人名。(西元384~456)?字延年,南朝宋臨沂人。文名冠當時,與謝靈運并稱顏謝。宋初為太子舍人,歷始安、永嘉二郡太守、秘書監,加金紫光祿大夫。卒謚憲。
網絡解釋
顏延之
顏延之(384~456年),字延年,南朝宋文學家。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曾祖含,右光祿大夫。祖約,零陵太守。父顯,護軍司馬。少孤貧,居陋室,好讀書,無所不覽,文章之美,冠絕當時,與謝靈運并稱“顏謝”。嗜酒,不護細行,年三十猶未婚娶。
“顏延之”的單字解釋
【顏】:同“顏”。
【延】:1.延長:蔓延。綿延。延年益壽。茍延殘喘。2.(時間)向后推遲:遲延。延期。開學日期延至10月份。3.聘請;邀請:延聘。延師。延醫。延至其家。4.姓。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
“顏延之”的相關詞語
* 顏延之的讀音是:yán yán zhī,顏延之的意思:顏延之 顏延之(384~456年),字延年,南朝宋文學家。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曾祖含,右光祿大夫。祖約,零陵太守。父顯,護軍司馬。少孤貧,居陋室,好讀書,無所不覽,文章之美,冠絕當時,與謝靈運并稱“顏謝”。嗜酒,不護細行,年三十猶未婚娶。
基本解釋
(384-456)南朝宋文學家。字延年,瑯邪臨沂(今屬山東)人。初仕晉,入宋后官至金紫光祿大夫。與謝靈運齊名,世稱“顏謝”,但實際成就不如謝。有《五君詠》等名篇。明人輯有《顏光祿集》。辭典解釋
顏延之 yán yán zhī ㄧㄢˊ ㄧㄢˊ ㄓ人名。(西元384~456)?字延年,南朝宋臨沂人。文名冠當時,與謝靈運并稱顏謝。宋初為太子舍人,歷始安、永嘉二郡太守、秘書監,加金紫光祿大夫。卒謚憲。
顏延之
顏延之(384~456年),字延年,南朝宋文學家。瑯邪臨沂(今山東臨沂)人。曾祖含,右光祿大夫。祖約,零陵太守。父顯,護軍司馬。少孤貧,居陋室,好讀書,無所不覽,文章之美,冠絕當時,與謝靈運并稱“顏謝”。嗜酒,不護細行,年三十猶未婚娶。【顏】:同“顏”。
【延】:1.延長:蔓延。綿延。延年益壽。茍延殘喘。2.(時間)向后推遲:遲延。延期。開學日期延至10月份。3.聘請;邀請:延聘。延師。延醫。延至其家。4.姓。
【之】:1.往:由京之滬。君將何之?2.人稱代詞。代替人或事物(限于做賓語):求之不得。取之不盡。操之過急。言之成理。取而代之。有過之無不及。反其道而行之。3.人稱代詞。虛用,無所指:久而久之。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4.指示代詞。這;那:之二蟲。之子于釣。5.用在定語和中心詞之間,組成偏正詞組。a)表示領屬關系:赤子之心。鐘鼓之聲。以子之矛,攻子之盾。b)表示一般的修飾關系:光榮之家。無價之寶。緩兵之計。千里之外。意料之中。十分之九。6.用在主謂結構之間,取消它的獨立性,使變成偏正結構:中國之大。戰斗之激烈。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如因勢利導,則如水之就下,極為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