膾怎么讀 膾的意思
“膾”字共有1個讀音:
[kuài]

漢字 | 膾 |
---|---|
讀音 |
|
注音 | ㄎㄨㄞˋ |
部首 | [月] 月字旁 |
筆畫 | 總筆畫:10 部外:6 |
異體字 | 膾 |
字形結構 | 左右結構 |
繁體字形 | 膾 |
統一編碼 | 基本區 U+810D |
其它編碼 | 五筆:ewfc 倉頡:bomi 鄭碼:qobz 四角:78232 |
筆順編碼 | 3511341154 |
筆順筆畫 | ノフ一一ノ丶一一フ丶 |
筆順名稱 | 撇 橫折鉤 橫 橫 撇 捺 橫 橫 撇折 點 |
膾字的意思
1.切得很細的魚或肉。
2.把魚、肉切成薄片:膾鯉。
膾字的基本解釋
基本字義
● 膾
(膾)
kuài ㄎㄨㄞˋ
◎ 細切的肉:膾鯉。膾炙人口(喻詩文或事物受人歡迎,被人傳誦)。
英語 minced meat or fish
德語 in kleine Stücke geschnittenes Fleisch; das Hackfleisch (S)
法語 hachis
膾字的詳細解釋
詳細字義
◎ 膾
膾、鱠 kuài
〈名〉
(1) (形聲。從肉,會聲。本義:細切的肉、魚) 同本義 [minced meat]
膾,細切肉也。——《說文》
肉腥細者為膾。——《禮記·內則》
生肉為膾。——《漢書·東方朔傳》
食不厭精,膾不厭細。——《論語·鄉黨》
(2) 又如:膾切(切細的肉或魚)
詞性變化
◎ 膾
膾 kuài
〈動〉
(1) 把魚、肉切成薄片 [cut]
飛刀膾鯉。——張昭遠《舊唐書》
(2) 又如:膾鯉;膾刀(切肉的刀);膾截(割切)
膾字的辭典解釋
康熙字典解釋
膾【未集下】【肉部】 康熙筆畫:19畫,部外筆畫:13畫
《唐韻》《集韻》《韻會》《正韻》??古外切,音儈。《說文》細切肉也。《玉篇》肉細切者爲膾。《釋名》膾,會也。細切肉令散,分其赤白異切之,已,乃會合和之也。《韻會》肉腥細者爲膾,大者爲軒。《禮·曲禮》膾炙處外。
又《博雅》膾,割也。
又《廣韻》魚膾。《詩·小雅》炰龞膾鯉。
又《韻會》國名。堯欲伐宗膾。宗膾,小蕃國。《集韻》或從魚。鱠。
說文解字解釋
說文解字
膾【卷四】【肉部】
細切肉也。從肉會聲。古外切
說文解字注
(膾)細切肉也。所謂先藿葉切之、復報切之也。報者、俗語云急報。凡細切者必疾速下刀。少儀注云。報讀爲赴疾之赴。拔赴皆疾也。從肉。會聲。古外切。十五部。
膾字組詞
膾字成語
* 網站為您提供膾字的拼音和意思解釋,以及漢字的字形結構、編碼、部首、筆順、組詞、造句和相關成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