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舟比賽的讀音 龍舟比賽的意思
辭典解釋龍舟比賽 lóng zhōu bǐ sài 相傳我國詩人屈原感時憂國,于農歷五月五日憤而投汨羅江自沉。民間為憑吊屈原,遂于每年端午節舉行水上劃船競賽活動,以紀念感懷屈原。 也稱為「龍舟競渡」、「龍船比賽」。
- 龍
- 舟
- 比
- 賽
“龍舟比賽”的讀音
- 拼音讀音:
- [lóng zhōu bǐ sài]
- 漢字注音:
- ㄌㄨㄥˊ ㄓㄡ ㄅㄧˇ ㄙㄞˋ
- 簡繁字形:
- 龍舟比賽
- 是否常用:
- 否
“龍舟比賽”的意思
基本解釋
辭典解釋
龍舟比賽 lóng zhōu bǐ sài ㄌㄨㄥˊ ㄓㄡ ㄅㄧˇ ㄙㄞˋ 相傳我國詩人屈原感時憂國,于農歷五月五日憤而投汨羅江自沉。民間為憑吊屈原,遂于每年端午節舉行水上劃船競賽活動,以紀念感懷屈原。
也稱為「龍舟競渡」、「龍船比賽」。
網絡解釋
“龍舟比賽”的單字解釋
【龍】:1.傳說中一種極具靈性的動物。頭生角、鬚,身長,有鱗、爪。《說文解字》:“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2.古代帝王的象徵。漢·王充《論衡·紀妖》:“祖龍死,謂始皇也。祖,人之本;龍,人君之象也。”3.比喻首領或豪傑才俊:“人中之龍”。《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傳》:“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4.古生物學上指有腳、尾的巨大爬蟲類:“恐龍”、“雷龍”、“暴龍”、“翼手龍”。5.像龍形的長條物:“水龍”、“車水馬龍”。6.姓。如秦代有龍且。7.二一四部首之一。
【舟】:1.船:輕舟。小舟。扁(piān)舟。2.姓。
【比】:1.比較;較量:比干勁。學先進,比先進。2.能夠相比:近鄰比親。堅比金石。演講不比自言自語。3.比畫:連說帶比。4.對著;向著:別拿槍比著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著葫蘆畫瓢(比喻模仿著做事)。6.比方;比喻:人們常把聰明的人比做諸葛亮。7.兩個同類量之間的倍數關系,叫做它們的比,其中一數是另一數的幾倍或幾分之幾:這里的小麥年產量和水稻年產量約為一比四。8.表示比賽雙方得分的對比:甲隊以二比一勝乙隊。9.a)“一”加量詞在“比”的前后重復,可以表示程度的累進: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較高下的時候用“比”,表示異同的時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緊靠;挨著:比肩。鱗次櫛比。12.依附;勾結:朋比為奸。13.近來:比來。14.等到:比及。
【賽】:同“賽”。
“龍舟比賽”的相關詞語
* 龍舟比賽的讀音是:lóng zhōu bǐ sài,龍舟比賽的意思:辭典解釋龍舟比賽 lóng zhōu bǐ sài 相傳我國詩人屈原感時憂國,于農歷五月五日憤而投汨羅江自沉。民間為憑吊屈原,遂于每年端午節舉行水上劃船競賽活動,以紀念感懷屈原。 也稱為「龍舟競渡」、「龍船比賽」。
辭典解釋
龍舟比賽 lóng zhōu bǐ sài ㄌㄨㄥˊ ㄓㄡ ㄅㄧˇ ㄙㄞˋ相傳我國詩人屈原感時憂國,于農歷五月五日憤而投汨羅江自沉。民間為憑吊屈原,遂于每年端午節舉行水上劃船競賽活動,以紀念感懷屈原。
也稱為「龍舟競渡」、「龍船比賽」。
【龍】:1.傳說中一種極具靈性的動物。頭生角、鬚,身長,有鱗、爪。《說文解字》:“龍,鱗蟲之長,能幽能明,能細能巨,能短能長,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潛淵。”2.古代帝王的象徵。漢·王充《論衡·紀妖》:“祖龍死,謂始皇也。祖,人之本;龍,人君之象也。”3.比喻首領或豪傑才俊:“人中之龍”。《史記·卷六十三·老子韓非傳》:“吾今日見老子,其猶龍邪!”4.古生物學上指有腳、尾的巨大爬蟲類:“恐龍”、“雷龍”、“暴龍”、“翼手龍”。5.像龍形的長條物:“水龍”、“車水馬龍”。6.姓。如秦代有龍且。7.二一四部首之一。
【舟】:1.船:輕舟。小舟。扁(piān)舟。2.姓。
【比】:1.比較;較量:比干勁。學先進,比先進。2.能夠相比:近鄰比親。堅比金石。演講不比自言自語。3.比畫:連說帶比。4.對著;向著:別拿槍比著人,小心走火。5.仿照:比著葫蘆畫瓢(比喻模仿著做事)。6.比方;比喻:人們常把聰明的人比做諸葛亮。7.兩個同類量之間的倍數關系,叫做它們的比,其中一數是另一數的幾倍或幾分之幾:這里的小麥年產量和水稻年產量約為一比四。8.表示比賽雙方得分的對比:甲隊以二比一勝乙隊。9.a)“一”加量詞在“比”的前后重復,可以表示程度的累進:人民的生活一年比一年富裕了。b)比較高下的時候用“比”,表示異同的時候一般用“跟”或“同”。10.姓。11.緊靠;挨著:比肩。鱗次櫛比。12.依附;勾結:朋比為奸。13.近來:比來。14.等到:比及。
【賽】:同“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