拈字組詞 拈的詞語
拈字的常見組詞有:信手拈來、拈花惹草、拈輕怕重、拈鬮、拈鬮兒、惹草拈花、拈香、拈酸喫醋、橫針不拈、績麻拈苧、拈斤播兩、橫草不拈、橫不拈豎不擡、信手拈來、白拈賊、拈韻、拈針指、拈花摘豔、拈輕掇重、拈斷髭鬚、拈題分韻、拈來、拈華摘豔、拈筆、拈團兒、拈頭、拈敪、拈酸潑醋、拈周試晬、拈籌,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拈字的意思
niān 用手指頭夾;捏:信手拈來。注:拈,舊又讀niǎn,同“撚”“捻”,義為“用手指搓”。《第一批異體字整理表》據此將“撚”處理為“拈”的異體字。但今天“用手指搓”的意義多使用“捻”,而在“拈”字下只注niān音,義為“用手指夾取”。因此,今天“拈”(niān,用手指夾取)與“撚”(niǎn,用手指搓)音義都不同,二者已不存在異體關系,不再將“撚”作為“拈”的異體字。
含有拈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信手拈來 | 信手拈來 xìnshǒu-niānlái 隨手取來。形容寫文章等時詞匯或材料豐富,能熟練運用 信手拈來盡可驚。——宋· 陸游《秋風亭拜寇萊公遺像》辭典解釋信手拈來 xìn shǒu nián lái ㄒㄧㄣˋ ㄕㄡˇ ㄋㄧㄢˊ ㄌㄞˊ 順手拿來。比喻寫文章時取材運筆極為自然。 宋.陸游〈秋風亭拜寇萊公遺像〉詩:「巴東詩句澶州策,信手拈來盡可驚。」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四.待士鄙吝》:「阿翁作畫如說法,信手拈來種種佳。」 |
拈花惹草 | 比喻挑逗異性;淫亂。 辭典解釋拈花惹草 nián huā rě cǎo ㄋㄧㄢˊ ㄏㄨㄚ ㄖㄜˇ ㄘㄠˇ 比喻挑逗、勾引異性,到處留情。《紅樓夢.第二一回》:「他生性輕浮,最喜拈花惹草。」也作「拈花弄月」、「拈花摘草」、「拈花摘葉」、「粘花惹絮」、「粘花惹草」、「惹草拈花」、「惹草粘花」、「惹草黏花」、「惹草沾風」、「惹草沾花」、「招花惹草」。 近義詞尋花問柳英語 lit. to pick the flowers and trample the grass (idiom)?, fig. to womanize, to frequent brothels, to sow one's wild oats |
拈輕怕重 | 拈輕怕重 niānqīng-pàzhòng 揀取輕松的工作干,怕苦怕累,怕挑重擔 辭典解釋拈輕怕重 nián qīng pà zhòng ㄋㄧㄢˊ ㄑㄧㄥ ㄆㄚˋ ㄓㄨㄥˋ 挑選輕易的事,害怕繁重的工作。 如:「這人拈輕怕重,將來難成大器。」 |
拈鬮 | 拈鬮,拈鬮兒 niānjiū,niānjiūr 用幾張小紙片暗寫上字或記號,作成紙團,由有關的人各取其一,以決定權利或義務該屬于誰。也叫“抓鬮兒”辭典解釋拈鬮 nián jiū ㄋㄧㄢˊ ㄐㄧㄡ 從預先做好記號的紙卷或紙團中,隨意拈取一個,來決定事情。 《三國演義.第二二回》:「岱曰:『我與你拈鬮,拈著的便去。』」 《紅樓夢.第三七回》:「迎春道:『依我說,也不必隨一人出題限韻,竟是拈鬮公道。』」 也稱為「拔虎須」、「探鬮」、「抓鬮」、「抽簽」。 |
拈鬮兒 | |
惹草拈花 | 惹草拈花 rěcǎo-niānhuā 比喻男子挑逗和引誘女子。也作“拈花惹草”我從來斬釘截鐵常居一,不似恁惹草拈花沒掂三。——元· 王實甫《西廂記》辭典解釋惹草拈花 rě cǎo nián huā ㄖㄜˇ ㄘㄠˇ ㄋㄧㄢˊ ㄏㄨㄚ 比喻勾搭異性,隨處留情。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二本.楔子》:「我從來斬釘截鐵常居一,不似恁惹草拈花沒掂三。」也作「拈花惹草」。 英語 see 拈花惹草 |
拈香 | 拈香 niānxiāng 指燒香敬佛辭典解釋拈香 nián xiāng ㄋㄧㄢˊ ㄒㄧㄤ 撮香焚燒以敬拜神佛。后泛指祭拜鬼神。 《俗語考原.拈香》引《祖庭事苑》:「釋氏之作佛事,未嘗不以拈香為先。后世官吏之謁佛寺,均謂之拈香。」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一本.第二折》:「這齋供道場都完備了,十五日請夫人、小姐拈香。」 英語 burn incense德語 Weihrauch darbieten |
拈酸喫醋 | 產生嫉妒情緒。多指在男女關系上。亦作:拈酸吃醋 辭典解釋拈酸吃醋 nián suān chī cù ㄋㄧㄢˊ ㄙㄨㄢ ㄔ ㄘㄨˋ 男女間因嫉妒所引起的不悅情緒。形容喜歡吃醋、嫉妒。 明.汪廷訥《獅吼記.第九出》:「娘子,你拈酸吃醋全不怕人聽!」 《紅樓夢.第六五回》:「賈璉聽了,笑道:『你且放心,我不是那拈酸吃醋之輩。』」 |
橫針不拈 | |
績麻拈苧 | 辭典解釋績麻拈苧 jī má niǎn zhù ㄐㄧ ㄇㄚˊ ㄋㄧㄢˇ ㄓㄨˋ 搓麻線、織布等女紅。 《初刻拍案驚奇.卷二○》:「婆媳兩個在家績麻拈苧,自做生理。」 |
拈斤播兩 | 猶言斤斤計較。 |
橫草不拈 | |
橫不拈豎不擡 | 1.形容婦女懶惰,什么事都不肯做。 |
信手拈來 | 信手拈來 xìnshǒu-niānlái 隨手取來。形容寫文章等時詞匯或材料豐富,能熟練運用 信手拈來盡可驚。——宋· 陸游《秋風亭拜寇萊公遺像》辭典解釋信手拈來 xìn shǒu nián lái ㄒㄧㄣˋ ㄕㄡˇ ㄋㄧㄢˊ ㄌㄞˊ 順手拿來。比喻寫文章時取材運筆極為自然。 宋.陸游〈秋風亭拜寇萊公遺像〉詩:「巴東詩句澶州策,信手拈來盡可驚。」 元.陶宗儀《南村輟耕錄.卷二四.待士鄙吝》:「阿翁作畫如說法,信手拈來種種佳。」 |
白拈賊 | 1.徒手盜物而不留形跡者。禪宗借以指打消學人妄想執著于無形中的高僧。 辭典解釋白拈賊 bái nián zéi ㄅㄞˊ ㄋㄧㄢˊ ㄗㄟˊ 盜取別人物品而不留下痕跡的人。 《五燈會元.卷二○.提刑吳偉明居士》:「要識臨濟小廝兒,便是當年白拈賊。」 |
拈韻 | 1.隨意取用某一韻做詩,與"限韻"相對。 2.指韻律。 |
拈針指 | 辭典解釋拈針指 nián zhēn zhǐ ㄋㄧㄢˊ ㄓㄣ ㄓˇ 做針線活。 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一折》:「一個睡昏昏不待觀經史,一個意懸懸懶去拈針指。」 |
拈花摘豔 | 1.亦作"拈華摘艷"。 2.指雕琢淫詞艷句。 |
拈輕掇重 | 輕的重的都要拿。謂要干的活很多。 |
拈斷髭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