鼐字組詞 鼐的詞語
鼐字的常見組詞有:調和鼎鼐、鼎鼐調和、烹飪鼎鼐、鼎鼐、鼎鼐和、鼎鼐調和、鼎鼐臣、姚鼐、調和鼎鼐,還可以根據詞語的字數、字的位置、組詞是否為成語來分類查看組詞信息。
鼐字的意思
nài 大鼎。
含有鼐字的詞語和解釋
詞語 | 拼音/解釋 |
---|---|
調和鼎鼐 | 1.調和五味。喻指宰相治理天下。 辭典解釋調和鼎鼐 tiáo hé dǐng nài ㄊㄧㄠˊ ㄏㄜˊ ㄉㄧㄥˇ ㄋㄞˋ 鼎、鼐,古代烹調器。調和鼎鼐指處理國家大事,就如同在鼎鼐中調味。多用以指宰相的職責。宋.歐陽修〈又回富相公謝書〉:「三接之際,群心以安。出納樞機,雖為于要任,調和鼎鼐,當正于鴻鈞。始塞輿談,實非私論。」明.徐元《八義記.第一三出》:「趙盾身為正卿,調和鼎鼐,燮理陰陽。」也作「鼎鼐調和」。 |
鼎鼐調和 | 相傳商武丁問傅說治國之方,傅以如何調和鼎中之味喻說,遂輔武丁以治國。后因以"鼎鼐調和"比喻處理國政。 辭典解釋鼎鼐調和 dǐng nài tiáo hé ㄉㄧㄥˇ ㄋㄞˋ ㄊㄧㄠˊ ㄏㄜˊ 比喻宰相的職責。也作「調和鼎鼐」。 |
烹飪鼎鼐 | 辭典解釋烹飪鼎鼐 pēng rèn dǐng nài ㄆㄥ ㄖㄣˋ ㄉㄧㄥˇ ㄋㄞˋ 鼎鼐,古時為傳國重器,用來代表國家。烹飪鼎鼐比喻治理國家。 宋.佚名《梅妃傳》:「設使調和四海,烹飪鼎鼐,萬乘自有憲法,賤妾何能較勝負也。」 |
鼎鼐 | 1.鼎和鼐。古代兩種烹飪器具。 2.喻指宰相等執政大臣。 辭典解釋鼎鼐 dǐng nài ㄉㄧㄥˇ ㄋㄞˋ 比喻宰相的職位。因古代宰相治理天下,揆度百事,就如同在鼎中調味一般,故稱為「鼎鼐」。 唐.蘇颋〈唐紫微侍郎贈黃門監李乂神道碑〉:「龍德周史,龜文漢相,鼎鼐遞襲,簪纓相望。」 |
鼎鼐和 | 見"鼎鼐調和"。 |
鼎鼐調和 | 相傳商武丁問傅說治國之方,傅以如何調和鼎中之味喻說,遂輔武丁以治國。后因以"鼎鼐調和"比喻處理國政。 辭典解釋鼎鼐調和 dǐng nài tiáo hé ㄉㄧㄥˇ ㄋㄞˋ ㄊㄧㄠˊ ㄏㄜˊ 比喻宰相的職責。也作「調和鼎鼐」。 |
鼎鼐臣 | 辭典解釋鼎鼐臣 dǐng nài chén ㄉㄧㄥˇ ㄋㄞˋ ㄔㄣˊ 比喻宰相。 明.劉兌《金童玉女嬌紅記》:「后學輩慕先進,據著我調羹手,當為鼎鼐臣。」 |
姚鼐 | 辭典解釋姚鼐 yáo nài ㄧㄠˊ ㄋㄞˋ 人名。(西元1731~1815)?字姬傳,一字夢谷,清安徽省桐城人。曾主講紫陽、鐘山各書院多年,學者稱為「惜抱先生」。性恬淡不慕榮利,論學主集義理、考證、詞章之長,不拘于漢、宋門戶,精研經學,尤以古文名世,所為文高簡深古,所選古文辭類纂,義例甚嚴,于清惟取方苞、劉大櫆二家,習古文者奉為圭臬,而有桐城派之稱。著有《惜抱軒文集》等書。 |
調和鼎鼐 | 1.調和五味。喻指宰相治理天下。 辭典解釋調和鼎鼐 tiáo hé dǐng nài ㄊㄧㄠˊ ㄏㄜˊ ㄉㄧㄥˇ ㄋㄞˋ 鼎、鼐,古代烹調器。調和鼎鼐指處理國家大事,就如同在鼎鼐中調味。多用以指宰相的職責。宋.歐陽修〈又回富相公謝書〉:「三接之際,群心以安。出納樞機,雖為于要任,調和鼎鼐,當正于鴻鈞。始塞輿談,實非私論。」明.徐元《八義記.第一三出》:「趙盾身為正卿,調和鼎鼐,燮理陰陽。」也作「鼎鼐調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