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以一眚掩大德的意思 不以一眚掩大德的讀音和出處
- 不
- 以
- 一
- 眚
- 掩
- 大
- 德
- 成語名稱:
- 不以一眚掩大德
- 成語拼音:
- [bù yǐ yī shěng yǎn dà dé]
- 成語解釋:
- 以:因;眚:過失,錯誤;掩:遮蔽,遮蓋;德:德行。不因為一個人有個別的錯誤而抹殺他的大功績。
- 成語出處:
- 先秦 左丘明《左傳 僖公三十三年》:“大夫何罪?且吾不以一眚掩大德。”
- 成語例句:
- 是否常用:
- 感情褒貶:
- 中性成語
- 成語詞性:
- 作謂語;指客觀看待一個人
- 結構類型:
- 復句式成語
- 形成年代:
- 古代成語
- 標準拼音:
- 繁體字形:
- 不以一眚掩大惪
- 英文翻譯:
- Don't cover up great virtue with one stroke
- 成語故事:
- 不以一眚掩大德的成語故事
- 成語接龍:
- “不以一眚掩大德”成語接龍
- 成語分類:
- 七字成語 一的成語 復句式成語 左傳的成語 大的成語
- 成語關注:
- 過失 錯誤 遮蔽 遮蓋 德行 一個人 個別 抹殺 功績
“不以一眚掩大德”的單字解釋
【不】:[bù]1.用在動詞、形容詞和其他副詞前面表示否定:不去。不能。不多。不經濟。不一定。不很好。2.加在名詞或名詞性詞素前面,構成形容詞:不法。不規則。3.單用,做否定性的回答(答話的意思跟問題相反):他知道嗎?——不,他不知道。4.用在句末表示疑問,跟反復問句的作用相等:他現在身體好不?5.用在動補結構中間,表示不可能達到某種結果:拿不動。做不好。裝不下。看不出。6.“不”字的前后疊用相同的詞,表示不在乎或不相干(常在前邊加“什么”):什么累不累的,有工作就得做。什么錢不錢的,你喜歡就拿去。7.跟“就”搭用,表示選擇:晚上他不是看書,就是寫文章。8.a)在去聲字前面,“不”字讀陽平聲,如“不會”、“不是”。b)動詞“有”的否定式是“沒有”,不是“不有”。[fǒu]相當于“否”
【以】:1.用;拿:以少勝多。曉之以理。贈以鮮花。2.依;按照:以次。以音序排列。3.因:何以知之?。不以人廢言。4.表示目的:以廣視聽。以待時機。5.于;在(時間):中華人民共和國以1949年10月1日宣告成立。6.跟“而”相同:城高以厚,地廣以深。7.姓。8.用在單純的方位詞前,組成合成的方位詞或方位結構,表示時間、方位、數量的界限:以前。以上。三日以后。縣級以上。長江以南。五千以內。二十歲以下。
【一】:1.最小的正整數。見〖數字〗。2.表示同一:咱們是一家人。你們一路走。這不是一碼事。3.表示另一:番茄一名西紅柿。4.表示整個;全:一冬。一生。一路平安。一屋子人。一身的汗。5.表示專一:一心一意。6.表示動作是一次,或表示動作是短暫的,或表示動作是試試的。a)用在重疊的動詞(多為單音)中間:歇一歇。笑一笑。讓我聞一聞。b)用在動詞之后,動量詞之前:笑一聲。看一眼。讓我們商量一下。7.用在動詞或動量詞前面,表示先做某個動作(下文說明動作結果):一跳跳了過去。一腳把它踢開。他在旁邊一站,再也不說什么。8.與“就”配合,表示兩個動作緊接著發生:一請就來。一說就明白了。9.一旦;一經:一失足成千古恨。10.“一”字單用或在一詞一句末尾念陰平,如“十一、一一得一”,在去聲字前念陽平,如“一半、一共”,在陰平、陽平、上聲字前念去聲,如“一天、一年、一點”。本詞典為簡便起見,條目中的“一”字,都注陰平。11.我國民族音樂音階上的一級,樂譜上用作記音符號,相當于簡譜的“”。見〖工尺〗。
【眚】:1.眼睛長白翳。2.過錯:不以一眚掩大德(《左傳·僖公三十三年》)。3.古又同“省(shěng)”。
【掩】:1.遮蓋;掩蔽:掩口而笑。掩人耳目。掩著懷(上衣遮蓋住胸膛而不扣紐扣)。2.關;合:掩卷。虛掩著房門。3.關門或合上箱蓋等物時被夾住:手被門掩了一下。4.乘人不備(襲擊、捕捉):掩殺。掩捕。
【大】:[dà]1.指面積、體積、容量、數量、強度、力量超過一般或超過所比較的對象,與“小”相對:大廳。大政。大氣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2.指大小的對比:這間房有那間兩個大。3.規模廣,程度深,性質重要:大局。大眾。4.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淺或次數少:不大高興。5.年長,排行第一:老大。6.敬辭:大作。大名。大手筆。7.時間更遠:大前年。8.〔大夫〕古代官職,位于“卿”之下,“士”之上。9.超過事物一半,不很詳細,不很準確:大概。大凡。[dài]1.〔大夫〕醫生(“夫”讀輕聲)。2.〔大王〕戲曲、舊小說中對強盜首領的稱呼(“王”讀輕聲)。[tài]1.古同“太”。2.古同“泰”。
【德】:1.道德,品行;特指好的品行:德育。美德。德才兼備。2.心意;志向:同心同德。離心離德。3.恩惠;好處:感恩戴德。4.德國的簡稱。
“不以一眚掩大德”的相關成語
不以一眚掩大德
大德不酬
大恩大德
高才大德
以一持萬
以一當百
以一當十
以一奉百
以一警百
以一儆百
以一馭萬
以一知萬
不以詞害意
不以辭害志
不以規矩,不成方圓
不以人廢言
不以為恥
不以為恥,反以為榮
不以為奇
不以為然
“不以一眚掩大德”的關聯成語
不字的成語
以字的成語
一字的成語
眚字的成語
掩字的成語
大字的成語
德字的成語
不開頭的成語
以開頭的成語
一開頭的成語
眚開頭的成語
掩開頭的成語
大開頭的成語
德開頭的成語
bu的成語
yi的成語
yi的成語
sheng的成語
yan的成語
da的成語
de的成語
byysydd的成語
“不以一眚掩大德”造句
張局長是個好領導,對于小李這一次的過錯,也不以一眚掩大德。
不以一眚掩大德,不以瑕疵廢美玉。
不以一眚掩大德,老駱,這話是什么意思?
古今中外,識才用才都強調“不以一眚掩大德”。
一是記者不囿于“不以一眚掩大德”的思維慣性;二是真正的慈善之“善”,應該具有不懼追問的情懷。
不以一眚掩大德,勿以浮云遮望眼。
“不以一眚掩大德”,而明星們行為上的不檢點,恰暴露出了其道德上的缺陷。
今天隨著社會進步,已有越來越多的歷史學者,對任何一個有過貢獻的歷史人物作出實事求是的評價,不文過飾非,亦不以一眚掩大德。
如果主流、本質是好的,大節不虧,又有發展前途,就應當大膽使用或加以培養,做到不以一眚掩大德,不因小錯折人才。
* 不以一眚掩大德的意思 不以一眚掩大德的成語解釋 不以一眚掩大德的拼音、詞性、造句、出處、近義詞、反義詞以及成語故事典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