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鑒賞模擬訓練試題及答案(一)
古詩鑒賞
一
菊
[唐]鄭谷①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菊花
[唐]黃巢②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注] ①鄭谷,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
②黃巢,唐末農民起義領袖。公元878年十二月十三日,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建元金統,大赦天下。公元884六月十五日,黃巢敗死狼虎谷。
8. 你認為兩首詩中的“滿”字那個用得好,為什么?請簡要分析。(5分)
9. 兩首詩都寫了“菊花”,請簡要分析其異同。(6分)
二
有 嘆①
杜 甫
壯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間。天下兵常斗,江東客②未還。
窮猿號雨雪,老馬怯關山。武德③開元際,蒼生豈重攀。
[注]①此詩句為杜甫晚年的作品。②江東客:詩人自稱。③武德:唐高祖的年號。開元:唐玄宗的年號。武德至開元時期,是唐朝治理最好的時期。
8.詩的第二聯描寫了詩人怎樣的處境?第三聯中“窮猿”“老馬”兩個意象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6分)
9.有人評論此詩“雖身在苦難,卻心系蒼生”,請結合詩的首聯和尾聯作簡要分析。(5分)
三
秋閨思
張仲素
秋天一夜靜無云,斷續鴻聲到曉聞。
欲寄征衣問消息,居延城外又移軍。
望夫詞
施肩吾
手燃寒燈向影頻,回文機[注]上暗塵生。自家夫婿無消息,卻恨橋頭賣卜人。
【注】回文機:前秦符堅時秦州刺史竇滔被徙流沙,其妻蘇惠善屬文,把對丈夫的思念織為回文旋圖詩,讀法宛轉循環,詞意凄婉。
(1)兩首詩都寫到了“消息”,張詩的“問消息”和施詩的“無消息”的具體內容有何不同?兩首詩都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5分)
(2)第二首詩中,思婦為什么要“恨”賣卜人?這樣寫有什么好處?(6分)
四
秋興八首(其四)
杜甫
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①世事不勝悲。
王使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異昔時。
直北②關山金鼓振,征西③車馬羽書馳。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
【注】①百年:指代一生。②直北:正北,指與北邊回紇之間的戰事。③征西:指與西邊吐蕃之間的戰事。
8第一句“聞道長安似弈棋”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該句在詩中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5分)
9詩人在該詩中抒發了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一
8.(5分)示例①:鄭詩煉得好。“滿”字形象貼切,縷縷幽香,飄滿池岸,沁人心脾,菊花獨具的神韻風采躍然紙上。示例②:黃詩煉得好。“滿”字極寫菊花盛開之色彩,把黃色的花瓣設想成戰士的盔甲,想象奇特,設喻新穎。賦予菊花農民起義將士的戰斗風貌與性格。
9.(6分)。①相同:兩首詩都托菊言志,運用象征手法將菊花人格化。(2分)
②不同:鄭詩中的菊花高潔、清幽、不求高位、不慕榮利,是文人雅士錚錚傲骨的化身;黃詩中的菊花怒放、霸氣,是農民起義領袖翻天覆地、扭轉乾坤精神風貌的寫照。(4分)
二
8.第二聯描寫了詩人處于戰亂之中,客居在外不能回鄉的境況。(2分)第三聯中,詩人寫處于困境的猿猴在雨雪中哀嚎,歸途中的老馬望著關山而泣。詩人以“窮猿”、“老馬”來比擬自己,表達了詩人處境窮困、有鄉難回的哀傷之情,寓情于物,含蘊深沉。(4分)
9.首聯寫自己的壯志早已衰退,年老白頭而寄居他鄉,抒發的是個人壯志難酬的感慨。(2分)尾聯,詩人感嘆當今的百姓難以過上武德至開元時期那樣的盛世安定生活了,在對百姓所遭受的苦難作哀傷的同時,又蘊含著一種希望國家興旺昌盛,百姓生活安定的心系蒼生的情懷。(3分)
三
(1)張詩的“問消息”是要探問出征的丈夫身在何處,(2分)施詩的“無消息”是不知道丈夫何時回家。(2分)兩首詩都表達了對離家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1分)
(2)詩中思婦因思念丈夫而問卜人,(1分)得到的是賣卜人慣用的“好音訊”,(1分)因而她在寒燈下整夜頻頻回頭期盼丈夫歸來,看到的卻是自己孤獨的身影。(1分)所以長夜未眠的女子自然就“恨”賣卜人。(1分)以對賣卜人的恨來反襯對丈夫的思念之切。(2分)
四
8.比喻,將長安政局比喻為棋局。
作用:①從內容上說,寫出了朝廷政局的變化不定
②結構上說,總領下文,中間四句皆“弈棋”的具體內容。
9①首聯通過寫長安政局變化反復,自己長期流亡,表達不盡悲哀。②中間兩聯,通過寫文武官員換了新主,關山戰鼓震天,軍書飛馳,變現了詩人對時局動蕩,世道變遷,邊患不止,戰亂頻仍,內憂外患時局的深深關切 ③最后一聯,通過寫客居天涯的詩人秋日思念舊日長安生活,表達了詩人對故國、家園的一片懷念之情。
一
菊
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
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
菊花
[唐]黃巢②
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
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
[注] ①鄭谷,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閑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于淺率。
②黃巢,唐末農民起義領袖。公元878年十二月十三日,于含元殿即皇帝位,國號“大齊”,建元金統,大赦天下。公元884六月十五日,黃巢敗死狼虎谷。
8. 你認為兩首詩中的“滿”字那個用得好,為什么?請簡要分析。(5分)
9. 兩首詩都寫了“菊花”,請簡要分析其異同。(6分)
二
有
杜 甫
壯心久零落,白首寄人間。天下兵常斗,江東客②未還。
窮猿號雨雪,老馬怯關山。武德③開元際,蒼生豈重攀。
[注]①此詩句為杜甫晚年的作品。②江東客:詩人自稱。③武德:唐高祖的年號。開元:唐玄宗的年號。武德至開元時期,是唐朝治理最好的時期。
8.詩的第二聯描寫了詩人怎樣的處境?第三聯中“窮猿”“老馬”兩個意象具有怎樣的表達效果?(6分)
9.有人評論此詩“雖身在苦難,卻心系蒼生”,請結合詩的首聯和尾聯作簡要分析。(5分)
三
秋閨思
張仲素
秋天一夜靜無云,斷續鴻聲到曉聞。
欲寄征衣問消息,居延城外又移軍。
望夫詞
施肩吾
手燃寒燈向影頻,回文機[注]上暗塵生。自家夫婿無消息,卻恨橋頭賣卜人。
【注】回文機:前秦符堅時秦州刺史竇滔被徙流沙,其妻蘇惠善屬文,把對丈夫的思念織為回文旋圖詩,讀法宛轉循環,詞意凄婉。
(1)兩首詩都寫到了“消息”,張詩的“問消息”和施詩的“無消息”的具體內容有何不同?兩首詩都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5分)
(2)第二首詩中,思婦為什么要“恨”賣卜人?這樣寫有什么好處?(6分)
四
秋興八首(其四)
杜甫
聞道長安似弈棋,百年①世事不勝悲。
王使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異昔時。
直北②關山金鼓振,征西③車馬羽書馳。魚龍寂寞秋江冷,故國平居有所思。
8第一句“聞道長安似弈棋”使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該句在詩中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5分)
9詩人在該詩中抒發了哪些情感?請簡要分析。(6分)
參考答案
一
8.(5分)示例①:鄭詩煉得好。“滿”字形象貼切,縷縷幽香,飄滿池岸,沁人心脾,菊花獨具的神韻風采躍然紙上。示例②:黃詩煉得好。“滿”字極寫菊花盛開之色彩,把黃色的花瓣設想成戰士的盔甲,想象奇特,設喻新穎。賦予菊花農民起義將士的戰斗風貌與性格。
9.(6分)。①相同:兩首詩都托菊言志,運用象征手法將菊花人格化。(2分)
②不同:鄭詩中的菊花高潔、清幽、不求高位、不慕榮利,是文人雅士錚錚傲骨的化身;黃詩中的菊花怒放、霸氣,是農民起義領袖翻天覆地、扭轉乾坤精神風貌的寫照。(4分)
二
8.第二聯描寫了詩人處于戰亂之中,客居在外不能回鄉的境況。(2分)第三聯中,詩人寫處于困境的猿猴在雨雪中哀嚎,歸途中的老馬望著關山而泣。詩人以“窮猿”、“老馬”來比擬自己,表達了詩人處境窮困、有鄉難回的哀傷之情,寓情于物,含蘊深沉。(4分)
9.首聯寫自己的壯志早已衰退,年老白頭而寄居他鄉,抒發的是個人壯志難酬的感慨。(2分)尾聯,詩人感嘆當今的百姓難以過上武德至開元時期那樣的盛世安定生活了,在對百姓所遭受的苦難作哀傷的同時,又蘊含著一種希望國家興旺昌盛,百姓生活安定的心系蒼生的情懷。(3分)
三
(1)張詩的“問消息”是要探問出征的丈夫身在何處,(2分)施詩的“無消息”是不知道丈夫何時回家。(2分)兩首詩都表達了對離家在外的丈夫的思念之情。(1分)
(2)詩中思婦因思念丈夫而問卜人,(1分)得到的是賣卜人慣用的“好音訊”,(1分)因而她在寒燈下整夜頻頻回頭期盼丈夫歸來,看到的卻是自己孤獨的身影。(1分)所以長夜未眠的女子自然就“恨”賣卜人。(1分)以對賣卜人的恨來反襯對丈夫的思念之切。(2分)
四
8.比喻,將長安政局比喻為棋局。
作用:①從內容上說,寫出了朝廷政局的變化不定
②結構上說,總領下文,中間四句皆“弈棋”的具體內容。
9①首聯通過寫長安政局變化反復,自己長期流亡,表達不盡悲哀。②中間兩聯,通過寫文武官員換了新主,關山戰鼓震天,軍書飛馳,變現了詩人對時局動蕩,世道變遷,邊患不止,戰亂頻仍,內憂外患時局的深深關切 ③最后一聯,通過寫客居天涯的詩人秋日思念舊日長安生活,表達了詩人對故國、家園的一片懷念之情。
上一篇:古詩詞鑒賞之藝術手法教案
下一篇:蔣捷《尾犯·寒夜》閱讀答案及翻譯賞析
* 古詩鑒賞一菊?[唐]鄭谷①王孫莫把比蓬蒿,九日枝枝近鬢毛。露濕秋香滿池岸,由來不羨瓦松高。菊花?[唐]黃巢②待到秋來九月八,我花開盡百花殺。沖天香陣透長安,滿城盡帶黃金甲。[注]①鄭谷,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