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不覺手之舞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又不覺手之舞之”全詩
群峰極目高低白,綠竹青松難辨別。
必是來年蠶麥熟,張公李公皆忻悅。
皆忻悅,鼓腹謳歌笑不徹。
把得云簫繚亂吹,依稀有如楊柳枝。
又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左之右之。
分類:
《偈二首》釋文準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的中文譯文:
《偈二首》
今天臘月十,夜里下起了雪。
群山白得極為高,綠竹與青松難分辨。
一定是明年蠶麥熟,張公李公都歡喜。
他們歡喜得鼓起肚子,唱歌笑聲蓋不住。
云簫被他們吹得紛亂,聽起來像楊柳細枝。
他們還不自覺地手舞足蹈,左右來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宋代僧人釋文準創作的,通過描繪臘月十晚上下雪的景象,表達了人們在寒冷冬季過后迎來明年豐收的喜悅之情。
詩的前兩句寫出了雪下得很大,使得群山都被白雪覆蓋,同時也點出了綠竹和青松相似的顏色,難以區分。這是通過自然景色的描寫來暗示即將到來的明年。
接著詩人通過“必是來年蠶麥熟”表達了春天將至、明年豐收的喜訊。張公和李公代指農民,他們因為即將獲得豐收而歡喜。他們的歡喜之情,表現在詩中,通過描繪他們“鼓腹謳歌笑不徹”的場景,同時云簫的聲音在他們的歡快中迷亂地飄蕩,將他們的歡樂氛圍傳達出來。
最后幾句描述出了他們的歡樂狀態,他們在歌唱、吹奏的同時,也不自覺地進行手舞足蹈的表演,自由放達地表達著內心的喜悅。
整首詩通過自然景色和農民的形象,表達了對新年即將到來的期待和歡樂之情,展現了農民對豐收的向往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
“又不覺手之舞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ì èr shǒu
偈二首
jīn zhāo là yuè shí, yè lái tiān luò xuě.
今朝臘月十,夜來天落雪。
qún fēng jí mù gāo dī bái, lǜ zhú qīng sōng nán biàn bié.
群峰極目高低白,綠竹青松難辨別。
bì shì lái nián cán mài shú, zhāng gōng lǐ gōng jiē xīn yuè.
必是來年蠶麥熟,張公李公皆忻悅。
jiē xīn yuè, gǔ fù ōu gē xiào bù chè.
皆忻悅,鼓腹謳歌笑不徹。
bǎ dé yún xiāo liáo luàn chuī, yī xī yǒu rú yáng liǔ zhī.
把得云簫繚亂吹,依稀有如楊柳枝。
yòu bù jué shǒu zhī wǔ zhī, zú zhī dǎo zhī,
又不覺手之舞之,足之蹈之,
zuǒ zhī yòu zhī.
左之右之。
“又不覺手之舞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