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鶯林外千聲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曉鶯林外千聲囀”全詩
分類:
作者簡介(劉禹錫)

劉禹錫(772-842),字夢得,漢族,中國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陽,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后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為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為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句》劉禹錫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句》
曉鶯林外千聲囀,
芳草階前一尺長。
中文譯文:
清晨,林外的黃鶯鳴唱千聲,
階前的芳草長得一尺高。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個美麗的清晨景象。詩人劉禹錫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大自然的生機勃勃和美好景色。清晨的林外,黃鶯們鳴唱著千聲,聲音如此婉轉動聽。而在階前,芳草茂盛,長得高高的,給人一種春天的美好感覺。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春天的美景。作者運用形象生動的描寫,使讀者仿佛置身于清晨的林間,聽到了黃鶯的歌聲,看到了階前茂盛的芳草。黃鶯的鳴唱和芳草的生長都是春天的象征,詩人通過這些形象傳達了春天的美好和生機。
詩詞中的“曉鶯林外千聲囀”一句,通過描繪黃鶯歌唱的聲音,表達了大自然的活力和生機。這句中的“千聲囀”形容黃鶯的鳴唱聲如此之多,給人一種生動的感覺。
接著,“芳草階前一尺長”一句,描繪了階前茂盛的芳草,生長得高高的。這句中的“一尺長”突出了芳草的茂盛和生命力,給讀者帶來了春天的氣息和美好的愉悅感。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熱愛和對大自然生機的贊美。讀者在閱讀時可以感受到春天的美麗景色和生命的蓬勃活力,體味到詩人對大自然的敏銳觀察和深情表達。
“曉鶯林外千聲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jù
句
xiǎo yīng lín wài qiān shēng zhuàn, fāng cǎo jiē qián yī chǐ zhǎng.
曉鶯林外千聲囀,芳草階前一尺長。
“曉鶯林外千聲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七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