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問主家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只問主家奴”出自宋代劉克莊的《雜記十首》,
詩句共5個字,詩句拼音為:zhǐ wèn zhǔ jiā nú,詩句平仄:仄仄仄平平。
“只問主家奴”全詩
《雜記十首》
相國私英倩,將軍嬖子都。
可憐洛陽令,只問主家奴。
可憐洛陽令,只問主家奴。
分類:
作者簡介(劉克莊)

劉克莊(1187~1269) 南宋詩人、詞人、詩論家。字潛夫,號后村。福建莆田人。宋末文壇領袖,辛派詞人的重要代表,詞風豪邁慷慨。在江湖詩人中年壽最長,官位最高,成就也最大。晚年致力于辭賦創作,提出了許多革新理論。
《雜記十首》劉克莊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雜記十首》是宋代劉克莊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相國私英倩,將軍嬖子都。
可憐洛陽令,只問主家奴。
譯文:
相國的私生子英俊可愛,將軍的寵兒也是一樣。
可憐的洛陽縣令,只能依賴于家中的奴仆。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寫不同人物的對比,反映了當時社會上權貴子弟和普通百姓的懸殊待遇。相國和將軍的私生子都備受寵愛,享受著特權和優越的地位,而洛陽縣令卻只能倚靠家中的奴仆來幫助處理事務。詩中表達了作者對社會不公的憂慮和對普通人的同情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比的手法,揭示了社會上的不公平現象。相國和將軍的私生子受到特殊待遇,憑借血緣和身份享受權勢和榮華,而洛陽縣令卻只能依靠主家的奴仆來處理公務,暗示了官場上的勢力和特權。詩人通過這種對比,表達了對社會階層的不滿和對普通人的同情之情。
詩中使用了簡練的語言,字里行間透露出對社會現象的無奈和思考。作者借洛陽縣令的形象,抒發了對社會不公和權貴階層的批判,以及對普通人的關懷和呼喚。整首詩通過簡單的描述,傳達了作者對社會現象的觀察和思考,展現了宋代社會階層的不公與普通人的困境。
“只問主家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á jì shí shǒu
雜記十首
xiàng guó sī yīng qiàn, jiāng jūn bì zǐ dōu.
相國私英倩,將軍嬖子都。
kě lián luò yáng lìng, zhǐ wèn zhǔ jiā nú.
可憐洛陽令,只問主家奴。
“只問主家奴”平仄韻腳
拼音:zhǐ wèn zhǔ jiā nú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
“只問主家奴”的相關詩句
“只問主家奴”的關聯詩句
網友評論
* “只問主家奴”的意思和全詩出處介紹,以及全詩翻譯和賞析,“只問主家奴”出自劉克莊的 《雜記十首》,還提供了該詩句的全詩全文、翻譯、賞析、譯文以及詩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