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塵猶向水”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路塵猶向水”全詩
開舟即舊灣。
浦喧征棹發。
亭空送客還。
路塵猶向水。
征帆獨背關。
分類:
作者簡介(庾信)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蘭成,北周時期人。南陽新野(今屬河南)人。他以聰穎的資質,在梁這個南朝文學的全盛時代積累了很高的文學素養,又來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經歷豐富了創作的內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從而形成自己的獨特面貌。
《應令詩》庾信 翻譯、賞析和詩意
《應令詩》是南北朝時期庾信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
望別非新館,
眺望離別之地并非新的官邸,
開舟即舊灣。
啟航即到達舊的灣口。
浦喧征棹發,
港口喧囂,征戰之船出發,
亭空送客還。
亭臺空空,送別客人歸返。
路塵猶向水,
路上塵土仍往水中飛揚,
征帆獨背關。
征戰的帆船獨自背負著邊關。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幅離別的場景。詩人望著離別之地,發出感慨。他所看到的并非新的官邸,而是熟悉的舊灣口,啟航之后,征戰之船喧囂地離開港口。在別離的情景中,亭臺空空,只有詩人孤獨地送別客人歸返。路上的塵土仍然往水中飛揚,而征戰的帆船卻獨自背負著邊關的重擔。
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在離別時的無奈和感傷之情。他望著離別之地,發現一切并不如他所愿,沒有新的起點,而是回到了熟悉的舊地。詩中的港口喧囂和征戰之船的離開,透露出一種緊張和戰爭的氛圍。亭臺空空,代表著詩人的孤獨和寂寞,他只能孤單地送別客人。詩中的路塵和征帆的背負,暗示著長時間的邊境征戰和離別所帶來的困苦和辛酸。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但通過簡練的語言和形象的描繪,傳達了詩人在離別時的復雜情感和對戰亂時代的思考。它在幾個簡短的句子中,揭示了人生的離散和邊境帶來的苦楚,展示了南北朝時期的動蕩與無奈。
“路塵猶向水”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īng lìng shī
應令詩
wàng bié fēi xīn guǎn.
望別非新館。
kāi zhōu jí jiù wān.
開舟即舊灣。
pǔ xuān zhēng zhào fā.
浦喧征棹發。
tíng kōng sòng kè hái.
亭空送客還。
lù chén yóu xiàng shuǐ.
路塵猶向水。
zhēng fān dú bèi guān.
征帆獨背關。
“路塵猶向水”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四紙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