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簾垂下阿誰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朱簾垂下阿誰聞”全詩
莫倚琵琶解寫怨,朱簾垂下阿誰聞。
分類:
作者簡介(晁補之)

晁補之(公元1053年—公元1110年),字無咎,號歸來子,漢族,濟州巨野(今屬山東巨野縣)人,北宋時期著名文學家。為“蘇門四學士”(另有北宋詩人黃庭堅、秦觀、張耒)之一。曾任吏部員外郎、禮部郎中。 工書畫,能詩詞,善屬文。與張耒并稱“晁張”。其散文語言凝練、流暢,風格近柳宗元。詩學陶淵明。其詞格調豪爽,語言清秀曉暢,近蘇軾。但其詩詞流露出濃厚的消極歸隱思想。著有《雞肋集》、《晁氏琴趣外篇》等。
《漫成呈文潛五首》晁補之 翻譯、賞析和詩意
《漫成呈文潛五首》是晁補之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十年閉戶不作舞,
為客一整紅羅裙。
莫倚琵琶解寫怨,
朱簾垂下阿誰聞。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女子閉門謝客的情景。女子已經閉門十年,不再跳舞,只為了一位客人穿上了一件整齊的紅羅裙子。她警告那些倚著琵琶吟唱以表達怨恨的人不要靠近,她把朱色的簾子垂下來,以示她的孤寂與隱居。
賞析:
這首詩通過細膩而富有意象的描寫,傳達出女子的憂郁和孤獨。十年閉戶不作舞,暗示著女子長期以來的隱居狀態,她已經停止了舞蹈,與外界隔絕。為客一整紅羅裙,顯示出她對一位客人的期待和重視,她為了這位客人而裝扮自己,穿上了一件整潔漂亮的紅羅裙子。
詩中的“莫倚琵琶解寫怨”表達了女子對那些用琵琶吟唱來表達怨恨的人的警告。她不希望有人接近她,借著琵琶的聲音來傳達自己的痛苦和怨憤。她通過這句話表達了自己對內心世界的保護和封閉。
最后兩句“朱簾垂下阿誰聞”,將詩詞推向高潮。女子垂下朱色的簾子,像是隔絕了她與外界的聯系,也象征著她的孤寂與隱居。同時,她的存在也只有“阿誰”能夠感知。這兩句詩表達了作者對女子的同情和對她孤獨處境的思考。
整首詩以清麗的意境和寥寥數語傳達了女子的內心世界和情感。通過對隱居女子獨特情景的描寫,晁補之抒發了對人生孤寂和隱居生活的思考,展現了宋代文人的獨特情懷和審美追求。
“朱簾垂下阿誰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màn chéng chéng wén qián wǔ shǒu
漫成呈文潛五首
shí nián bì hù bù zuò wǔ, wèi kè yī zhěng hóng luó qún.
十年閉戶不作舞,為客一整紅羅裙。
mò yǐ pí pá jiě xiě yuàn, zhū lián chuí xià ā shuí wén.
莫倚琵琶解寫怨,朱簾垂下阿誰聞。
“朱簾垂下阿誰聞”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